平等院,日本早期木构建筑,沿着京都宇治川边兴建,据说是古代日本人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极致具体实现。该院兴建于公元1052年,规模相当今日1/2宇治面积的平等院乃为引入宇治川水,依佛教末法之境,在水池之西建造阿弥陀堂,水池之东则建构象征今世的拜殿,打造“净土庭园”之喻的代表建筑,其规格更为后来日式庭园的参考指标。古刹的平等院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面对阿字池而建,初期因置奉“阿弥陀如来”与52尊(现26尊位于凤翔馆博物馆内)“云中供养菩萨像”得名的“阿弥陀堂”,后因“阿弥陀堂”外型似欲振翅而飞的禽鸟,在中堂脊沿更有两只尊贵象征的金铜凤凰像,遂在江户时代,更名为“凤凰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