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有首诗,名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那么霜月一词,由何而来
目前现存的能够找到的是礼记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蝉鸣,仲秋之月鸿雁来,季秋之月霜始降。”
但这不是最早记载霜月的书籍。《礼记·月令》全名为《礼记·月令第六》,是两汉人杂凑撰集的一部儒家书。内容分为“孟春之月”、“仲春之月”、“季春之月”、“孟夏之月”、“仲夏之月”、“季夏之月”、“年中祭祀”、“孟秋之月”、“仲秋之月”、“季秋之月”、“孟冬之月”、“仲冬之月”、“季冬之月”共13篇。
虽然礼记不是霜月最早的出处,但是可以看到霜月一词来自月令,更早记载月令的书是逸周书。
逸周书又名周书,作品中内容主要记载从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穆王,厉王到景王年间的时事。逸周书是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是为“周书”的逸篇,也就是霜月一词出自最早未经孔子删减的古尚书。
古尚书是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虽然是汇编,但是因为逸周书,古尚书均失传,所以月令是由哪部书所汇总整理不得而知,但是古尚书是能够追溯的,记载月令的最早的书籍。
霜月出自月令能够追溯最早为上古尚书,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