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流水账
3号那天下午乘坐特快出发,目的地上海,已经很久没有做过老火车了,当年一夜之间,所有的普速火车全部被漆成绿皮了,这次特快的25K车底也是在那个时候从蓝色的涂装变成了绿色。硬件的老旧让人感到悲凉,陈旧的车厢,昏暗的灯光,车厢连接处弥漫的香烟味道,当年的25K车底也真的沦落到了真绿皮25B的地步。更让人伤心的是曾经的服务已经完全没有,车站没有专门的软席候车室,包间里面的水壶也没有人再来添水。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这样慢的旅行,更有在路上的味道,上车拿出薯片,我去餐车点了一罐啤酒,和女儿干杯。等到了饭点,在餐车可以吃到现炒的菜,这大概是现在高铁永远做不到的,三菜一汤被我们两个人全部吃完了。路过赣州的时候,我给女儿说要不要下去走走,这里会换机车,孩子听说后很兴奋,和我在站台上从8车跑到1车,我才发现上行方向1车是车位,于是从1车又一路小跑去18车,给孩子看了空调发电车,巨大的机器占据了几乎整节车厢,又看着要换的机车从远处缓缓驶来,和车厢重新链接的整个过程。到了后半夜,包厢里面只剩下我们两个人,我拉开窗帘,半边天上挂满了星星,偶尔的闪过的灯火,点缀着整个行程。快到上海的时候看到了调运的DF内燃机车,看到了25T的行包快运车底,还看到了很少见的双层汽车托运车底,甚者在新桥站还被同向的托运汽车列车踩了。
到了上海第一时间去了一大会址,参观的过程中,除了记不住共产国际的一个代表外,其余的14个参会人员都一一给孩子做了介绍,尤其是13个一大代表,以及他们的大概生平,孩子是非常喜欢历史的,我想这份喜欢也同我们每次去人文景点参观时我的一点点讲解有关吧。
参观了上博东馆,看了旧馆的埃及展,遗憾的是上博很多文物在旧馆到新馆的重新布展,没有看到字画的展览。不得不说上博的藏品真的顶中顶,很难想象以前逼仄的旧馆是怎么陈列如此多的展品,可能以前大部分都在库房无法展览吧。
第二个晚上,本来想去滨江的东岸绿岛散步,可是在地图上顺着东岸绿岛滑动,发现越来越长,于是临时起意第二天早上去骑行全程,8点醒来,外面下着雨,犹豫了一下还是出发去了杨浦大桥下的起点,从第一个望江驿站开始,一路冒着细雨,走到了绿道南岸的墙壁。如果不是时间紧张,这一路上是值得细细品味的,有老旧的厂房,废弃的码头,闲置的大吊塔,更有繁华的陆家嘴和对岸的万国建筑,骑行在这里像是感受着时代的脉搏。
记一次十一出行的流水账







评论:
作者: 图一是特快餐车的炒菜,图二是XL25T,图三SQ6,图四是杨浦大桥下南岸绿道的起点,图五是本次骑行的英雄单车和南浦大桥的合影,图六是过了徐浦大桥后几公里外的南岸绿道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