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k发布时间: 2024-12-23 10:23:34 浏览:0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出埃及记》 的故事、电影波澜壮阔,钢琴曲也振奋人心,内容是摩西带领以色列奴隶们走出埃及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结局并非想象中的美好。 上帝对摩西说:“我下来是要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出了那地,到了美好、开阔、流着奶与蜜之地。”这流着奶与蜜之地,这应许之地即迦南地,这些离开埃及icon的成年奴隶们最后是否到了迦南地?进入了应许之地吗?没有。 他们在荒野中流浪了四十年,除了约书亚和迦勒之外,没有人进入迦南地。摩西向上帝祈求:“求你容我过去,看约旦河那边的美地,就是那佳美的山地和黎巴嫩。”上帝不答应,让摩西上毗斯迦山顶,去观看应许之地,但禁止摩西越过约旦河进入迦南地。摩西在120岁的时候看着为之奋斗多年的迦南地死在了山顶上。他们以越过红海壮丽序幕开端,以全部死在荒野结束。 思考下奴隶不能进入迦南地的原因: 靠近迦南地后,摩西派人探查,回复是迦南地的人身材高大,军队强大,以色列人听了就害怕,不再听摩西进攻安排。上帝应许的迦南地是要靠信心和勇气去战斗、去征服的。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400年,养成了深重的奴性,对上帝、对自己没有信心,所以奴性太深之人,不能进入应许之地。 摩西做为先知和王子,他为奴隶争解放争自由,建立以摩西十戒为总纲的严明律法体系,一个伟大的先驱也不能进入应许之地,原因是摩西的自以为是,自我荣耀,摩西借上帝之力荣耀自己,以自我为中心。法老的集权制度就是人类人性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代表。摩西虽然跟随上帝,但身上有法老性,有法老性的人不能进入应许之地。 以色列人为奴400年难免有奴性,摩西是埃及王子也难免有法老性,有奴性和法老性的人不配进入迦南地,不配享有自由的应许,这就是为什么上帝让以色列人在荒漠中挣扎40年,把从埃及出来奴性深重的成年人熬死,也把有法老性的摩西带走了,新生的两代以色列人在荒野长成信仰上帝、遵循律法的新自由人,成为有信仰重律法的自由人后,才在约书亚的带领下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征服了应许之地。 应许之地是需要征服而得来的,征服是需要勇气的,勇气出自超越奴性的自由人,自由人的领袖不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以信仰和律法为中心的,有信仰才有正义的勇气,有信仰才有公正的法律,有信仰有勇气有法律才有自由的恩赐。才能进入应许之地。 以造物主及其法则为中心,才能消除自我中心,消除奴性和法老性,指向普遍的平等自由、公义与爱的法则,这才是真正的应许之地。以色列大众为奴400年留下了深深的奴性,以色列精英受法老朝廷影响,也会有法老性的印记。那么,我们身上有没有奴性和法老性?如何清除?我们与自由的距离有多远?我们的应许之地何在? #出埃及记 #宗教哲学 #人文 #西方哲学史 #思想独立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