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迷路火枪手发布时间: 2023-07-19 16:01:36 浏览:28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读书:玩偶之家 《玩偶之家》是19世纪挪威著名社会问题剧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主要讲述女主娜拉冲破形式婚姻樊笼,摆脱家庭“玩偶”角色,毅然与丈夫决裂而出走的故事。 娜拉是不幸的。婚姻生活表面甘之如饴,实则伤痕累累、危机重重。她困在其中,没有了自我,像极了漂亮却又空洞的“玩偶。她是他的“小鸟儿”“小松鼠”,而他则是她的一切。 为了至高无上的他,为了看上去很美的生活,娜拉一直默默忍受着表演着奉献着。在他陷入病痛和困顿时,娜拉背着他借下大额债款以渡难关,并节衣缩食偷偷还债。这对一个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女人来说,无疑是艰难又伟大的举动。 然而,当他发现这一切之后,不仅没有感动没有感恩,而且还责难娜拉毁他名声。或许,在他眼里,娜拉从来都不是一个爱人,只是一个仆从罢了。主人又怎么轮得到仆从拯救? 娜拉又是幸运的。她终于看清楚了他的嘴脸。她终于明白了他们婚姻的本质。她最终觉醒了,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他。这一天,来得也许有些晚。可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她要经过多少年的煎熬与彷徨。 娜拉走了。剧作到此戛然而止,留下满满的回响,关于婚姻关于家庭的拷问。当然,还有对娜拉未来生活的担心与猜想。 鲁迅先生当年写过《娜拉出走之后》,其中说结局无外乎二:一是堕落,二是回来。我觉得先生未免太悲观了些,明明还有第三条路:独立。只要心坚志磐,没有什么困难能够打倒自己。如果实在不行,那就毁灭吧。 娜拉是弱者,是丈夫的“玩偶”,她鼓起勇气选择了抗争。不论结局如何,都该为她喝彩、为她祝福。我们也是弱者,是命运的“玩偶”。如果在强大又神秘的命运面前,我们同样选择抗争,那么也为自己喝彩、为自己祝福吧。 易卜生非常善于捕捉社会发展的“痛点”。这种“痛点”,表现形式各异,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有感受。易卜生敏锐地抓住它,巧妙地通过戏剧呈现它。 剧本人物并不多,情节也并不复杂,但冲突足够、张力足够,对白尤为精彩,着实把“痛点”从人们心里彻彻底底挖出来,再毫不留情地去鞭挞去批判。如此一来,戏剧产生的震撼、引发的觉醒、造成的影响,绝对是无以伦比的。这也是他的剧作经久不衰、成为经典的主要原因吧。 #我的人间烟火 #读书随感 #阅读 #睡前读书 #分享 #挪威 #易卜生 #玩偶之家 #读书 #灵魂流浪 #SoulReal情感



评论:
默言微雨: 鲁迅在那篇讲稿中,后面说到了男权社会中经济独立于女人而言,是不太可能的,故而堕落与回来是他预判的出走女性的两种结局。他的《娟生手记》里进步女子与恋人私奔、被养、被弃、被接回封建家庭、死去,应该是对此的一种诠释。张爱玲在《第一炉香》里也呈现了出走的女人和经济独立的女人,但是却以身体为代价,看似脱离封建家庭,实则掉入父权制下新旧资本的牢笼。所以呢,鲁迅那样讲,确实符合那时女子的境地。
作者: 后来的发展却是,女性得到解放,而且越来越独立。鲁迅先生聚焦当时条件那么说没错,但态度肯定是悲观的。
Salute: 如果当代名家来写《娜拉出走之后》又会是怎样的预判呢🤔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