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哥与你一起读《道德经》第五章2
倒是很喜欢钱钟书先生曾在《管锥篇》中所述:“刍狗万物,乃天地无心而不相关,非天地忍心而不悯惜。”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视万物皆为一物,所以无喜好偏倚,无威逼利诱,无强求偏执,无善恶评判,尊其客观规律发展。那圣人也应该与天地一样才对啊。把所有的百姓也都看成刍狗一般,不动心,不起念,不动情,不恻隐,不干涉,不强求,顺其自然,才符合无为而治的大道啊,正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
想起来《遥远的救世主》中丁元英给王庙村扶贫,看似是扶贫,其实是按照商业的运转规律来运作,用丁元英的话讲:“村民们的供需关系,一切按照商业规律去运作,各道工序的农户之间实行小农经济的买卖关系,现金交易,一环制约一环,谁出问题谁承担损失,不影响别人的利润,允许他们有一个出次品、报高价的过程,让市场去纠正他们,用经济杠杆解决质量、成本问题。”
这种扶贫并没“硬扶”,俗话说烂泥还扶不上墙呢,老奶奶不想过马路你也不能要因为自己要做“红领巾”而非拖着老人家过啊。所以这里面讲的还是要以客观规律为基础,不要去多加干涉。
评论:
C.: 道不以客观为基础哦,就像看似说的无为而治,其实是暗流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