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莫名的焦虑,烦躁,抑郁。
我对什么也不感兴趣,不想工作,不想社交,不想恋爱。
我知道这样不对,但我无法控制,脑子里空空的,一句话可能点燃我的脾气,我也会油瓶倒了都懒得扶一下。
我的精气神像被抽空,连搞笑视频,游戏也感觉没劲。
我有时候失眠,有时候睡不醒,迷迷糊糊的。
总之,好烦。
#对抗焦虑症 #自我救赎 #不想谈恋爱 #感受
1.我从去年开始,关注包含以上的情绪的朋友,主要年龄分布在18-45岁之间,触目惊心,我称之为社会情感疏离候群症。
主要因素是:
一方面,疫情三年,可以说是一场封闭测试,让我们在意识中认为,我可以一个人活着。
另一方面,网络造就了一个意识活动的二次元,虚拟的信息,仿佛是饕餮盛宴,实则是黄粱一梦。
于是,人们主动的,同时被动的,进入一个情感疏离时期。
情感关系是人类基本需求之一,亲情,友情,爱情,家庭,集体,都是能极大的滋养生命,滋养生活。
情感疏离,造成了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人们很难建立亲密关系,如信任,感动,真爱,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滋养。
2.经济形态造就了一种投机意识的集体躺平
一方面,内卷的极致化(有些不能说只能让内卷兜底),产生了一个新特征:不是你不行,是社会不需要那么多人了。
另一方面,网红经济或者说新型网络经济模式,产生一种集体投机心理,这时候已经不是读书无用论了,而是举例无用论。
在这两者的纠缠下,我们心中那团火,慢慢消耗殆尽,剩下的是无比苍凉。
#自我和解 #总要慢慢习惯生活的难 #关于感情
3.在此背景之下,我们的生活就像快餐,外卖,除了解决生存需求,剩下的仅剩快递小哥敲门前的期待感。
有句歌词“我还是个人呐,还是个人呐”,这句呐喊像黑暗中的喘息,又时刻敲打着人的灵魂。#心理咨询师
难受。
4.西方人倡导个体,是以一个人为单位的个体,而我们五千年的文化熏陶,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是一个纲领,我们真正的个体,实际上以家庭为单位,我们从内心更需要情感滋养。西方人激动时喊的是ohmyGod,而我们喊的是“我的妈呀”,你细品。
于是,西式自由,与华夏儒道碰撞,你想自由,也有翅膀,但没有情感的东风,“还是飞不起来,依然需要等待”。 以上就是辰远对目前现状的#有感而发 。纯手机输入。#心理 #心理疗愈 #心理疏导 #最近有点抑郁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