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分享小故事啦。#今日份小故事
我姨妈跟我说想买一个躺椅,我当时是一直在劝,因为家里放不下,但是后面她说她的肩膀、腰久坐久躺之后都很不舒服,需要一个可以躺平的椅子,我知道理由之后也就没再劝了。
下午姨妈就一直在跟我说,要喊姨伯在网上买一个,因为她这周边商铺都没有卖的,如果他不买就怎么怎么样,但是我知道,她也就是说说而已。
然后晚上姨伯回来了,吃完晚饭后,姨妈就在问了“你在网上给我看个躺椅嘛,我最近腰杆,背都不舒服,就是坐久了,床上躺久了....巴拉巴拉”说了很多很多,姨伯还是在刷他的抖音,没有一点回应。我当下的感觉很奇怪,不知道怎么说。
我姨妈见说了半天,一点回应都没有,她就说“一把椅子要得到好多钱嘛?你给我买来我把钱给你嘛!”这时候姨伯慢悠悠的说“哎呀,家里放不下。”明眼人都能看出态度有松动了吧,紧接着他俩大小声的谈论半天,他放下了手机,点了根烟,还是没正面说买不买,姨妈接着又说了几句,他不耐烦道“你着撒子急?心慌撒子?”
我敢保证,他这些推脱的词,是真的不想买,而不是为了拖延时间,可能下次我姨妈再提的时候,会买,可能下下次,下下下次。
所以我有时候真的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结婚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
要是两个人因为相爱组成家庭,达到了1+1>2的效果,那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要是小于2,甚至不能等于2,那结婚真的就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到了年龄,你该结婚了,你该生子了?#到了结婚的年纪
这个问题同样也适用于恋爱。
如果双方都能给对方带来好的情绪价值,那必然是都想看到的结果。要是只有一方单方面的“懂事”、“理解”、“不介意”,甚至为了恋爱这件事,放弃了很多东西,这段恋爱还是健康的吗?
我觉得 “勤劳”“贤惠““勇敢”“性格很好““适合结婚”这些词,对恋爱中的女生来说都不是夸赞,而是一种枷锁,给了你一个固定的行事风格,画地为牢。
我对你付出的所有事,是当下我觉得你值得,而不是代表往后所有事我都需要这么做,我可以自愿为你,但是你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我。#己所不欲
你爱我,在意我,自然会注意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小事,所有的行为的起因应该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做了这么多”,而不是“要不是因为你,我也不会做这么多”;是“我会在能力范围内,尽最大的努力对你好“,不是“就是因为对你好,所以造成这个后果“。
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个体,你爱我是自由的,不爱也是。#自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