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鸭鸭迸京赶烤 发布时间: 2023-08-22 08:44:58 浏览:7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楚国八百年 受挫 在先秦,”伯” 字与”霸”字相通,本义是兄长。如果说周天子是天下诸侯之父,那么”霸”就是诸侯之长代表天子维护诸侯之间的政治秩序。 公元前681年,春秋时期中原诸侯的第一次盟会”北杏之盟”隆重举行,是齐国为了解决宋国内乱引发的动荡而主持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 盟会之后,齐国国君齐桓公被周天子任命为东部国家的"伯”,标志着春秋时代第一个霸主齐桓公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镐京迁往东都洛阳,宣告了西周灭,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代。 南夷与北狄南北夹击轮番入侵中原——齐桓公高扬"尊王攘夷”的大旗,积极主动地组织中原国家对抗外敌。 公元前664年,山戎进攻北方燕国,齐桓公亲率大军救燕 公元前658年,帮助卫国击退北狄,将卫国南迁到黄河边上,在楚丘重新建国。 楚国向北扩张,侵略郑国(周厉王的幼子)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亲率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军队驻兵于楚国边境。 楚国大臣屈完临危受命,前往齐军大营议和→济楚两国在召陵举行会盟, 楚人宣誓继续进贡。召陵之盟,让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功业达到顶点;楚成王北上的势头第一次受到了扼制。 齐桓公去世,天下大乱。 公元前638年,宋国联合几个国家南下攻击依附于楚国的郑国,企图接过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大旗。宋襄公与楚成王在泓水展开了一场大战以宋军大败,宋襄公负伤而结束。 春秋时期的战争原则: 第一:不打不义之战; 第二:不重伤(受过伤的人,不能再次打击); 第三:不擒二毛(不打头发花白的人); 第四:不打不成列(对方还没有排好阵式的时候,不能先行打击)。 泓水之战后,楚成王以霸主自居,召集天下各国会盟(宋郑曹卫)。北方的晋国日益壮大,取代齐国成为中原第一强国。 晋国公室出自周成王的幼弟,是正牌的华夏贵胄。 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诱敌深入)春秋战争史上第一次明确记载,在战争中运用诈术——楚军大败 城濮一战的失败,楚成王威信大减。楚成王儿子商臣带兵入宫,弑君自立。 称霸 公元前606年春楚庄王讨伐陆浑之戎少数民族一来到了洛河之滨, 在洛水南岸进行阅兵。 周定王派王孙满以慰劳楚军为名,前去探虚实: 楚庄王:象征着周王朝统治合法性的那九只巨鼎到底多重 王孙满:因为九鼎体积太大,无法称量 楚庄王:只需要把楚国兵戟上的铜钩都折下来就足够铸成九鼎 王孙满:能否拥有天下的统治权,在德不在鼎。 楚庄王意识到时机不成熟,遂放弃。便主动率兵,离开了洛水。 位于河南信阳的期思陂(春秋时代孙叔敖修建)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水利工程,它比此后魏国的西门渠和秦国的都江堰还要早两三百年。 楚庄王将孙叔敖提拔为楚国令伊,采取固农本,导利民的政策。 楚庄王十八年,楚国兴师讨伐叛楚投晋的郑国; 以一国之尊赤裸上身,手牵绵羊,郑襄公按照周礼在宗庙前向楚庄王跪拜请罪;楚庄王宣布赦免郑襄公,并且同意和郑国议和; 楚庄王这一宽宏大量的处理方式, 赢得了中原诸侯国对楚国的好感 公元前598年,陈国发生动乱,楚庄王亲兵讨伐平定陈国之乱。 按照惯例,楚庄王必然会占领陈国,改陈为县; 楚庄王并未改陈为县,而是迎回流亡在外的陈国公子归国即位:楚国第一次被中原各国刮目相看。 具备争霸的充分条件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都城,对晋国的霸主权威,发起了明确的挑战,晋国大败。 公元前493年,孔子带着几十名弟子来到楚国叶邑,见到了当地地方官叶公,并接受叶公问政;孔子对楚庄王不吝赞美之词楚庄王打败陈国,却没有将陈国灭掉,在郑国穷途末路之际,赦免郑襄公,并与郑国议和,尊重生命,不建”京观",提出止戈为武,这些行为与孔子坚持的儒家道德最高境界恰相吻合。 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去世 贵族间的新仇旧恨迅速暴露;巫臣投奔晋国,之后出使吴国,教吴人军阵之术,以牵制楚国。 楚庄王死后几十年间,楚国国力直线下滑,楚国的霸主地位名存实亡。#先秦 #春秋战国 #历史 #楚国八百年





评论:
布衣书生: 没有五吗?不逐北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