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布衣书生

    炸房达人,封号强者,黑屋惯犯。 喜散文,爱诗曲,嗜词赋。 对历史只有遥远的兴趣。 窃诗贼是我; 词心也是我; 窃诗贼刑期未满; 词心已法定阵亡。 就,没了。 >>阅读更多



用户:布衣书生

    贺新郎【清】陈维崧 吴苑春如绣。笑野老、花颠酒恼,百无不有。沦落半生知己少,除却吹箫屠狗。算此外、谁欤吾友?忽听一声《河满子》,也非关、泪湿青衫透。是鹃血,凝罗袖。 武昌万叠戈船吼。记当日、征帆一片,乱遮樊口。隐隐柁楼歌吹响,月下六军搔首。正乌鹊、南飞时候。今日华清风景换,剩凄凉、鹤发开元叟。我亦是,中年后。 >>阅读更多



用户:布衣书生

    #苏轼 #古诗词鉴赏 “此心安处是吾乡”一句,素来被认为颇具哲理,也与苏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暗合。 但如果将这首词和创作背景整体来看,我倒读出许多无奈。 按序中言,题目中所赠的“寓娘”是苏轼友人王安国的侍妾,姓宇文,名柔奴(可能是艺名)。柔奴善于应对,应对也就是应答,说白了就是会说话。这种形容虽勉强算是褒义,但通常是形容风尘女子的。所以由此可推断,此柔奴是王安国买来的侍妾。是以,“善应对”是柔奴的优点,也是她的“枷锁”,因“善应对”成名、得宠,可能也要终其一生以“善应对”安身立命。 按序中言,柔奴家世居京师,所以苏轼问她,跟随王安国去岭南,是不是不习惯。柔奴答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这是多么滴水不漏的对答。既为王安国于苏轼面前挣得了面子,也为自己在王安国心中增加了好感,亦让苏轼满意。苏轼因得柔奴此言,故成词以赠。 后世读者得了颇具情致的一阙妙词,有心人于末句领悟出颇多人生哲理,可又有几人想到柔奴此言与一生的辛酸。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