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太敷衍了,被扬州朋友吐槽,所以认真写一下 扬州一日,恰似品读一卷浸润着江南水汽的风雅长卷。晨光初绽时,寻一处老字号茶社,落座方知“皮包水”的妙趣。蟹黄汤包轻颤如凝脂,咬破薄皮的刹那,滚烫鲜美的汤汁裹挟着蟹香倾泻而出,恰似将整季的河鲜精华都浓缩其中;水晶肴肉莹润透亮,佐以姜丝香醋,咸香与酸甜在舌尖交织成江南独有的韵律,再就上一碗细如银丝、浇头丰腴的阳春面,晨光里的扬州便从这一口口温热中鲜活起来。 信步瘦西湖,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垂柳拂过湖面,游船划破涟漪,远处五亭桥的轮廓与白塔相映成趣,恍然间竟不知自己是闯入了水墨画中,还是走进了古诗词里。移步扬州八怪纪念馆,郑板桥的竹影、金农的漆书,每一幅作品都在诉说着不拘一格的才情与风骨,那些穿越百年的笔墨意趣,似在与我隔空对话,让人沉浸于艺术的深邃与悠远。 傍晚踏入流苏小馆,蟹面酱无疑是此间的点睛之笔。琥珀色的酱汁裹着劲道面条,蟹肉的鲜甜层层绽放;狮子头则如云朵般软糯,肥瘦相宜的肉馅在唇齿间化开,丰腴却不腻口,每道菜都将淮扬菜的精致与醇厚展现得淋漓尽致。 待暮色漫过街巷,方真正领悟“水包皮”的精髓。走进扬州搓背馆,老师傅手中的竹篦、毛巾仿佛带着魔力,从轻柔的擦拭到恰到好处的推拿,每一下都似在为疲惫的身躯做一场深度疗愈,卸下旅途的风尘,也将身心熨帖得舒展妥帖。夜色渐浓,再赴瘦西湖之约,华灯初上,湖面倒映着灯火辉煌,五亭桥在光影中更显雍容,这一刻,古韵与现代在此交融,为这一日的扬州之旅画上了璀璨的句点。这座城,将烟火气与诗意完美糅合,让人不觉沉醉,只盼他日重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