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RIEL发布时间: 2024-06-10 14:48:02 浏览:108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在浙大念本科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学长和我说他最近很苦恼,他发现了我们系一个老教授有一门很好的技术,可以用作医疗器材上,但是老教授野心很大,想要自己开公司,并且已经注册了,很排斥别人想要吞并他的技术,交谈了几次都没谈下来,他又不愿意放弃,他知道我跟老教授很熟,想让我帮忙在游说一下。 自己想了想,如果我去游说了,估计师生就没法做了,但又不想跟学长没得做,就替他引荐了另一个学长,也算是自己努力帮忙了。另一个学长让他考虑跟教授要一个片区的市场运营权,然后跟教授签订对赌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商业化团队要51%,对赌协议内容可以设定为第一年3000万营收,第二年5000万营收,第三年8000万以此类推。对赌协议失败则退出,成功就进一步要求更多的片区垄断权。同时要求透明化医疗器材产品成本价,技术团队把成本价产品交给合资公司,间接成为合资公司供应商,并从商业化中切割出去,双方利润按合资公司股份分配。 这里有两种结果,对赌协议失败,那就找原因,是产品本身不够好,还是学长团队能力有限,两种原因学长都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因为学长的成本在于成本价买产品以及市场的运维成本,大家分的也是合资公司的利润,而不是学长的母公司利润。对赌协议如果成功,学长就有了教授的技术公司多个片区的垄断权,成本价的供货权,配合经历验证的商业化能力,就会快速的在教授心中占据高点。 轰开市场后营收上升,控股还在学长,就可以和教授进行下一轮谈判,此时教授只能获取产品的成本价,还只有49的股份,无法自己出货,被合掉是大势所趋。 要么教授技术并股,成为二股东,学长为大股东,实现最初合并目的,要么教授独立,学长把51股份卖给他,但此时教授没有市场能力,找他人合作又无法冲开学长经营了多年的商业枷锁,第二种选择明显不合适。 自己后来跟着学长微调策略,做了一年多后对赌协议成功,第二轮谈判教授妥协,最终成为了学长合资公司的二股东。 上次学弟学妹谢师宴,教授还在劝我读博后,跟他一起搞技术。当时自己很坚定的跟他说,老师不了,我已经决定好去做商业化不做技术了,他深表惋惜,也好奇问我为什么我一个工科生,觉得做技术不如做商业,我也只能苦苦一笑,不敢言语。#创业 #商业思维 #创业思维



评论:
生死共舞: 写这么多字,怪辛苦的,所以教授还是被坑了[狗子]
竟然是BB: 真的学术太难做成,商业落地技术更有可能
摩西♈️♉️(已婚): 你是明白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