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坐轻轨回来,买票的时候旁边站了一20多岁的男的,等我买完票等着零钱吐出来的时候,他递过来一张纸和笔,然后手指了指吐出来的硬币,我就瞬间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之前去坐大巴也遇到过,走到你的座位边上来,递给你一张纸和残疾证,纸上写着说他是聋哑人希望能拿点钱给他,当时拿了十块钱给他,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可今天又遇到就让我有点反感了。你是聋哑人,没错,可你好手好脚的,怎么就非得伸手向陌生人要钱呢。人家心情好就给你几块钱,心情不好直接一个白眼就过来了,这样的日子会好过?你是残疾,又不是残废,怎么就不能挣钱养活自己呢,没有多少知识文化,搬砖,洗碗总会吧。谁生活在这个社会都不容易,可大家不都在努力着么。
也就是因为有这类人在,搞得一提到残疾人,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各种同情,有什么好同情的,除开那些本来就喜欢不劳而获的人,其实更多的都生活得很好,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理想有抱负,甚至于在岗位上做得比一般人还出色,身体上的缺陷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多大的事,他们也和大众一样正常的交朋友、谈恋爱、畅想未来。我们不一样?不,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大家都生而为人第一次,怎么能因为这点挫折就不好好的走完这一生呢
评论:
hellen: 第一次给钱的时候是高中,确实是年少无知,感觉要献爱心才对,但是经过这么久也发现,有些人身残志坚,有些人不残心残,这么久过来看到有些残疾的人去送外卖养活自己,有些拄拐做志愿者服务他人,有些自己赚钱不多还乐于奉献,这都是他们自己想要活的方式。当然也有反面的,装残疾人士去街上卖残要钱,还有穿着一身名牌去车站要人献爱心,装驴友需要路人给一顿饭钱,他们更多的是在消费人们的同理心,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不能得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