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内地上映的唯一真正“鬼片”
“内地上映的电影不可能出现真正的鬼,所有一切都是因为有病”,这种思想钢印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大脑中,直到我真的在电影院看到《诡才之道》(台湾原名《鬼才之道》)的海报。
不可思议!!!
十多年过去了,那一部《京城81号》对我造成的伤害绵 延至今,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那天到底是抽了什么风,为什么要在大晚上熬着夜去电影院花钱吃屎。
《诡才之道》的背景设定挺阴间的,准确说是,设定在阴间。电影构建了一个鬼界娱乐圈的存在,众鬼的工作就是吓人——是不是有点像《怪兽电力公司》,但比较吓鬼的是,他们死了都还有KPI,吓不到人的鬼就会魂灰魄散,而吓出名堂的鬼则能成为冥星。
过气女鬼天后凯萨琳(张榕容饰)和三流阴间经纪人Makoto(陈柏霖饰)所在的“旺来大饭店”签下了因面临魂飞魄散威胁而被迫出道的菜鸟新鬼“同学”(王净饰)。在“旺来大饭店”集体帮助下,同学最终摆脱魂飞魄散的威胁,还在阳间留下了自己的恐怖传说。
这部电影虽然说是恐怖片,而且在很多地方也确实尺度颇大——血浆镜头、吓人画面不少且质量颇佳,但其本质却是喜剧,电影院里笑得停不下来。例如,冥星选秀环节,一位悲惨鬼说自己被女朋友杀死分尸,说着说着就把自己的手掰了下来,血浆喷了一地,获得了评委一致好评——人类选秀和鬼选秀有什么区别,不都是靠卖惨来获得机会。又好笑又心酸。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借鬼喻人的情节,例如社畜撞鬼了都依然在工作,丢工作可比被鬼吓更恐怖,还有鬼界新星和老人直接的倾轧,选秀、走红毯、评奖等设定,都增加了这部电影的层次,深化了内涵——也请放心,这确实是一部喜剧,并没有很浓厚的说教味道。
电影的结局其实颇为日式:同学一直觉得自己很废,后边回家看到思念自己的父亲,想起来父亲以前说,要争取被看到的机会,也想起来自己从小到大虽然都算不上优秀,但是家人仍然很关心爱护自己,最终鼓起勇气去面对自己的挑战。
可以说这部电影是我近段时间看过最好的电影之二,精细打磨的剧本,贴戏的演员,在线的演技,除了陈柏霖妆造人设以及表演稍微有点尬。相较于近期某精细雕琢五年的大制作电影,这种用心打磨剧本之后的诚意之作,显然更让人愉悦。
电影上映之后,豆瓣评分从7.4分上升到了7.8分,足见其品质。只是很可惜,排片真的很少,且时间不友好。希望大家有条件都去电影院看看,很不错的喜剧,也可能是这么多年来你在内地大银幕上第一次见到鬼,希望不是最后一次。
以上,对电影的一些介绍。
下面,才是我真正想说的一些内容。
其实人类的存在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一个存在问题困扰了无数人,包括电影中也有相关思考:活人还在继续,还会move on,当他们不再记得已经离去的人,那鬼就会魂飞魄散——也正因如此,同学在人间的寄托——她的奖状——被弄不见后,她的存在也即将被抹去。同学也从小就被父亲鼓励要努力争取“被看到的机会”,要努力“被看到”。
是不是,人的存在,就是通过被看到而得到确认?小时候,离开父母的注视之后,我们开始变得不安。长大后,淹没在茫茫人海的我们,只有被看到之后,我才能够成为“我”。所以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来维系自身存在,需要友人,需要爱人,需要伙伴。
是不是,人生而虚无,不具备任何的天生价值,为了确认自身的存在,有了“被看到”的需求,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变成了“孤独”?那这种孤独该如何消解,有人说靠内心的充盈,有人说靠外部关系的构建。
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告诉自己,人生是孤独的,我要努力学会享受孤独,要努力适应孤独;所有陪伴都短暂,唯有孤独恒久远。当时我坚信能够这样做到,可我逐渐意识到,如果孤独和寂寥是常态,被看到显得多么珍贵,被看到也多么美好,价值感的存在让我变得快乐。如果说原子化是现代病,那我希望能够退行到可以确认自身价值的那个年代。
可是这一切,真难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