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rielly发布时间: 2025-03-15 11:58:29 浏览:31 次 发布地: 深圳市 天气: 晴

        最近在腾讯面临职业变动,给自己想了很多条解决方案,要么内部活水,要么换平台,要么加一个兜底校招的逻辑。在不断的投递申请与面试复盘下,活水拿到了一些意向,其他平台也有一些反馈,兜底校招也有了剑桥牛津与IC的项目,但最近一个念头在心中始终萦绕,无法挥之而去,那就是为什么不直接创业。 自己并不是第一次尝试创业了,也曾拿到一些微不足道的成果。在自己的眼中,创业的本质在于复制化规模化解决人的需求,关键点在于用最小的成本跑通最重要的假设。 但当前的环境其实是不适合创业的,自己给这个阶段的定义在于拿背书学基础。如果想有更大辞职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最稳妥地方式是在有自己主业的同时,尝试发展一个自己的副业,并且让副业的收入与自己投入时间成正比且产出足够高。此时才更有可能或者更有置信度说,辞职出来之后也可以靠创业生存。 但如果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创业,对创业的理解度还不够,毕竟为自己做事情,才是极致释放效率的必由之路。这些说法有些抽象,回到一个关于创业的具体的问题,比如普通人如何用最短的时间赚到1000万? 一句话,人不要只想着提高能力和加倍努力,而是要想法设法的破圈,很多时候平稳的继续工作是永远无法取得大突破的。要理解工作和创业的区别,要搞明白几个点。 首先,什么才是真正的努力?自我感动式的身体吃苦,一天到晚把自己累到倒床上就睡的,一辈子拿死工资靠惯性活着的,都不叫努力,身体上的辛苦最终换来的只能是焦虑不甘与煎熬感,而只有动脑与向上式的努力才是真努力。 其次,必须要摆脱弱势思维对自身的影响,通俗的说就是我不配思维。一遇到好的贵的稀缺的,就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与我无关的想法,这种起心动念可能源于想要规避竞争的自我保护机制,会大大降低自己的欲望,而在现代商业社会,大多数的资源与机会都需要竞争获得,弱势思维会让自己陷入逃避竞争,弱于竞争又更逃避竞争的恶性循环。从内心认为一件事一个人非我莫属或势在必得,至关重要。 再次,创业一定要提高选人识人的能力,更要了解人性。人性没有好坏,底层是动物性,对人性的理解决定了做事的高度。赚小钱可以只靠自己,但赚大钱一定要依靠团队。 比如选合作伙伴时要选诚信高过一切的,和自己价值观契合的,有共赢思维的,或与自己有能力资源互补的,而不是和你关系最好的。选手下员工时,一定要选不娇生惯养的,有责任和万事有回应的,专业能力与沟通能力强的,而不要待遇要求最低的。 随后,创业很核心的一条逻辑,必须注意边界,改掉亲自干活的毛病,把该分出去的工作与利益分出去,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时间和精力思考,去开拓和扩大经营。 还有,一定要克服自己不敢吹牛的毛病。这并不是鼓励去骗人,而是创业本来就有很多虚虚实实的东西,核心在于让别人相信自己的稳定与增长,在于把以后的钱放到现在赚,在于把以后的事放在现在解决。理解这一点,才有可能组局做大。 并且,一定要把自己定位在做局者的位置上,不要迷迷糊糊的回到消费陷阱中去。因为做到了上述几条,至少会是一个中产,此时你面对着很多问题,只要思路有一点不清晰,就会触到使一些使中产返贫的雷区。比如过早的买房买车,买奢侈品到处炫耀,胡乱给别人借钱等。 还有,一定要学会借势。严格来讲,赚100万元通过自律和积累就可以做到,但人生中的第一个一千万,是绝对用正常的方式无法做到的,必须要借势来做杠杆。借趋势着重加强认知和信息来源,借人势来着重提升身边的资源和高人的积累,借时势着重增强判断力与行动力。 最后还有最难的一条,可以说会有很多人卡在这一关,这一关叫做对抗不确定性。具体一点,有时我们会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整合资源,面临长时间的零收入甚至亏损,只为了抓住某一个机会,顺势而上毫不犹疑,然后大赚一笔,这样的赚钱方式,不是每个人都敢尝试的。即赚钱的多少与风险成正比,在可控的风险内抓住一个机会,然后殊死一搏,这也是赚到人生中第一个一千万的核心。 多段工作经历越来越让自己感受到打工人与创业者的思维区分,这些经历是难能可贵的,让自己更踏实了些,也让自己后续“浮躁”的想要创业时,更有理论依据了一些,而不会容易怀疑自己。#创业 #打工人 #商业思维



评论:
花散里: 我有一小段创业经历,学到的东西是:为人要真诚,跑销售不能有强自尊,要给自己的行为兜底,做了错的决策要积极解决问题
不爱聊天: 我也有这个卡皮巴拉
妙语连珠的飞天小女警: 你不要过度的追求完美主义。我之前也是追求完美主义,然后直接惨败,所有的东西都被夺走。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