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狮子山发布时间: 2024-11-28 08:29:19 浏览:2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杜拉斯的《情人》赏析 (之二) ————————————一个中年男人的阅读感受 书的开头写到:“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今后双引号之内,皆是书中引用的原文。而长的————之后均是我的阅读笔记。) 这是书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段落,很容易让人想到叶芝的诗 “当你老了,睡思昏沉,炉火旁打盹……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这似乎是真正爱一个人的表现——爱她/他的人,生命,更爱她/他的心灵。但《情人》这本书里,真的是这样的么?真的是这个意思么?刚开始读的人,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 对于我这个读过好几遍的人来说,现在再回头来看,这与堤岸情人许多年以后,给她在电话里说的 “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 有相似的意思。也许是杜拉斯因这一通电话才想象出书的开头他说的那些话的。 但两者毕竟不同,他的电话里,是讲自己如何如何爱她,是自己的感受,其实也是对自我的认知——不能不爱,爱到他死。他在她那里,将自己的本性发挥到极致(生理和心理上的,精神上不是,精神上他还依赖于他父亲)。他在她身上才看到了平日自己缺失的那些东西,拼凑出完整的自己。 而开篇的那个他,是为什么觉得她比她年轻的时候更美呢?又怎么会“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呢”?可以设想,如果堤岸情人当真后来能跟她面对面的话,会说出这样的话吗?————只要理智一点的话,我想你跟我的答案会是一样的,不会。 他会与她回忆起过去,说当初他如何如何爱她,当然,他也会说现在还爱。但只要他诚实,他自己也会察觉,他爱的其实是从前十五岁半的那个她,那个让他全身心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的那个年轻的她。他就不可能会说出“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这样的话来(年轻时的她才是他还爱她的理由啊,否则他们真的就没有任何瓜葛啦!)他也更加不会对这后来的许多年,她受到的岁月的侵蚀而给予更深沉的爱了。 所以开篇的那个他,并不是她的堤岸情人,甚至也不是想象中的他,而是她想象中的自己。 在这想象中,她得以分身,并从她看重的男性视角来给予自己肯定。并且这肯定的,还是年老的她所最在意的东西——容颜。 这种肯定只有在那个他充分了解她这些年的经历时,认同她时,才是正当的,合理的。否则一个不知道你这些年都干了什么的人突然说更爱你衰老的面容,是让人莫名其妙的。谁能比自己更知道自己都经历了什么呢? 杜拉斯是自我意识很强的人,她自己就写 “这个形象(开头的那个他),只有我一个人能看到,……只有在它那里,我才认识自己,感到心醉神迷。” 接下来的一大段,她写她的青春和颜面的衰老。用词有些自相矛盾——“太晚了,太晚了,在我这一生中,这未免来得太早,也过于匆匆。才十八岁,就已经是太迟了。” 想来想去,我这样理解:太晚了,说的是象开篇的那样的以一个想象的男人的形象对自己的肯定。这应该是她人生经历造就的对自我的认知吧,也就是她认识了自己。这个结果是好的,可惜太晚了。 而“这未免来得太早,也过于匆匆”说的是青春。“才十八岁”青春就已经过去了 ————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的雨季,十八岁就只剩叶子了。真可一叹! “我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变老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 ————是的,都是这样的吧! “我眼看着衰老在我颜面上步步紧逼,……我倒并没有被这一切吓倒,……就好像我很有兴趣读一本书一样。……我知道衰老有一天也会减缓下来,……我的面容已经被深深的干枯的皱纹撕得四分五裂,……它原有的轮廓依然存在,不过,实质已经被摧毁了。” ————作者这样看着自己慢慢变老,同时经历生活上的种种,越来越了解世界,了解自己,才会对自己有着深沉的爱吧。 (未完待续) #情人·杜拉斯 #杜拉斯《情人》 #爱情 #爱情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 #阅读笔记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