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三十八本《人间信》[中]麦家
什么是大戏呢?别人发生的事再惊人,终是砸不到自己头上,自己家的鸡毛蒜皮,却日日揪着心,这些看似平常的一桩桩、一件件,才算得上是每一个人的“大事”。
况且,《人间信》里主人公碰上的,不只只是鸡毛蒜皮,还有很多让人“后怕”“提心吊胆”的稀罕事。
你看,这一开头,就是这样的场面:“可能是去世时过于年少(十六岁),所谓少女无丑……”从未见面的姑姑,与父亲出生只差半小时的姑姑,在十六岁时,就在家里横梁上用一根绳子结束了生命。关于原因,知情者讳莫如深。
怪不得作者麦家说,这本书,是他从心里喊出来的。人间大事,无非生死,开头一个少女生命的凋零,就这样无声无息。甚至主人公年少时,还用夺走她生命的那根绳子玩荡秋千。这背后,是那个时代半边天的集体命运写照——要么承受,要么落为灰烬。
身为女人,每每看到这样的故事,胸口都会觉得闷,觉得无力和无可奈何。麦家的这个故事似乎是在歌颂她们,因为在主人公年幼时,撑起家的,都是“她们”。
爷爷在姑姑走后没多久,因一场意外,也跟着走了。由于姑姑的死因没有交代明白,所以爷爷究竟是因为悲伤、内疚,还是出于姑姑的报复,那就不清楚了。但是,爷爷走后,这个家里的事,就只能放在奶奶的肩头。
父亲是个不成器的,用书里的话说,是个“潦坯”。只知道自己玩,把自己打扮得很排场,穿戴在整个镇子里都是数一数二的。出手阔绰,身边少不了狐朋狗友的热闹,当然了,这些种种开销,他自己是顾不来的,还要从老母亲那里抠一些。
这样的花枝招展,吸引来了母亲。母亲是个贤惠的,娘家也有家底子,心甘情愿为父亲生孩子、操持家,甚至是掏腰包,从娘家那里拿钱来供养着父亲在外面的“潦”。
《人间信》揭开了中国社会中的某种遮羞布,轻描淡写地为她们作见证者,诉说着她们不能言说的辛劳和苦楚。这些一笔带过的种种,只有过来人,细心观察生活,体谅别人的人,才能知道其中的分量有多重。
在故事的后面,还有很多的家长里短,看上去平平常常,实则“匪夷所思”,令人汗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