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7】自恋研究:自恋需要之反映性需要
#SoulReal学习 #心理学与生活 #Soulreal情感
在治疗自恋障碍类群患者的过程中,咨询师能否在咨访关系的自然发展过程中识别出移情的类型,进而根据来访者表现出的移情类型来评估,做出是否为自恋障碍,将决定着后续治疗的策略和治疗过程走向。自恋移情的核心特征就是,来访者会将其生命早期未被满足的自恋需要活现在咨访关系中,将咨询师作为满足自恋需要的自体客体。
自恋需要包括:反映性需要和理想化需要。
反映性需要的本质是在由咨询师布设的分析性场景中,重新允许来访者激活早年被压抑或否认的夸大自体,于是来访者表现出要求咨询师对自己扭曲夸大自体感和夸张性表现的肯定、支持和赞美。此时咨询师借助神入能够感受到来访者内在“自命不凡”的汹涌澎湃,还有极力表现背后渴望得到他人积极回应的需要。
当然,来访者的夸大自体发育过程越早遭受到养育者创伤,在咨询中所表现出的反映性需要就越原始和强烈,所引发的咨询师反移情也就越强烈。
例如A先生在咨询几次后,开始明显对咨询师提出的问题不耐烦,每当咨询师引导A先生思考其所言的观点或者感受时,A都表现出似乎自己被咨询师否定和攻击的痛苦。反之,当A讲述出各种关于自己的生活故事及思想观点后,咨询师表现出积极的接纳,同时对其提出的各种认识予以认可。特别是咨询师采取积极关注的技术努力寻找A先生话语中的“价值”时,A能够保持情绪稳定、自尊稳定的状态。A先生就处夸大自体活化,对咨询师产生了反映性移情的状态中。
当然还有更为严重的反映性移情。比如B女士在咨询中,会时不时的相信咨询师所想与自己所想相同,当谈及自己的婚姻时,B女士说:“我已经对这段婚姻失望透顶了,我是一个在婚姻中被虐待的女人,我只有离婚这一条路可走了,我不得不放下孩子,这不是我冷漠,我只是先让自己过好。我知道你(指咨询师)也是这样认为的,不是吗?”显然B女士的表达将咨询师放置在了一个被固定的位置,即只能与她的想法一致,即咨询师要通过与她的心理过程相同,完成对其的确认、肯定。
在咨询中甚至还会出现来访者直接对咨询师的命令,诸如“我觉得你应该穿一套正式的西服工作,而不是现在这般随便,不是吗?”“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咄咄逼人,如果你这么想,显然你并不能胜任咨询师这份工作。”这样直接的对咨询师言谈举止、内在心理活动的控制,则是更为原始的一种夸大自体的活现,来访者需要咨询师完全成为自己的工具,被自己无情的使用,以此来确认自己。
当咨询中,高频出现上述的对话场景,就意味着咨询师正在面对一位自恋障碍的患者。而接下来所要做的,则是如何让来访者尽可能彻底的展露出程度更为深重的自恋移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