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御林百夫长发布时间: 2023-04-22 15:17:54 浏览:2 次 发布地: 天津市 天气: 晴

        人会做各种各样的梦,美梦,噩梦,春秋大梦,黄粱一梦……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梦醒时分,却已是山河破碎风飘絮。       赵佶的梦,开始于1100年的那个正月,年仅25岁的宋哲宗驾崩,身后并没有留下皇位继承人。宋朝的皇帝自仁宗以来,寿命都不长,雄心万丈的哲宗皇帝以更为强力的手腕加强皇权,推进新法的施行,然而上天没有给他足够的时间来把梦想变成现实,哲宗之后,谁来掌舵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庞大最繁华的帝国?        决策权掌握在神宗的皇后、当时的向太后手中,尽管当时的宰相章惇提出了其他人选,但是作为王朝最高最高决策者的太后执意要立端王,加之其他宰执的支持,端王赵佶最终被立为皇帝,是为宋徽宗。        宋朝的宗室一向远离政治,如果不是哲宗早逝且无子,身为端王的赵佶可能终其一生都会优游自得,享尽荣华富贵。皇位对于他本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只是这个梦却突然变得那样真实起来。       做了皇帝的赵佶,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调和当时朝堂之上已经愈演愈烈的新旧之争。从庆历年间开始,朝廷一直在新法与旧制之间徘徊,一派得势另一派必然失势。宽厚的宋朝虽然少有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但此消彼长之间依然会有许多人的贬谪起复,有范仲淹“先忧后乐”那般襟怀的只是少数,多数人更关心的是个人的仕途和切实的政治利益。        宋徽宗不同于他的父兄,即位之初没有表明自己的政治倾向,而是选择了一条居中调和的路。从小接受宫廷教育的徽宗自然知道党争对于国家可能造成的巨大破坏,他不想自己的朝堂之上重演中唐以后的“牛李之争”。另一方面,徽宗皇帝所具有的艺术家气质让他的执政理念带有更多的理想主义色彩,墨分五色,乐有五声,唯有融合共鸣,才是真正的和谐之美。他给自己取了一个新的年号“建中靖国”,意思很明确,皇帝秉持中和调解的理念,希望国家可以实现安定太平。       调和的初衷固然是好的,只是对于皇帝本人来说需要更高超的政治智慧和丰富的政治经验,对于初登皇位的赵佶来说,这两点都不具备,因而居中调和也就成了空中楼阁。眼见朝堂之上的党争无法平息,皇帝索性改弦更张,继承父兄的志向,改元崇宁,开始推行新法。#宋朝 #知识分享官 #历史 #读书 #历史那些事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