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是南明时代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作为原大顺军领导人,他对于永历朝廷忠贞不二。按照李定国的战略构想,复兴大明的关键在于夺取湖南湖北地区,进而东征江西,逐步恢复整个江南地区,这一计划因为孙可望的排挤而失败。为了避免同孙可望的正面冲突,李定国转而进入广西并以此为前进基地,计划与占据福建沿海的郑成功联合,东西夹击收复广东。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现,那么西南地区与东南地区的抗清势力可以连成一片,明朝可以从广东获得大量的财赋、兵源补给,为下一步的反攻打下基础。
从1653年开始,李定国对广东发起了两次大规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他所孜孜以求的东西夹击,也并未得到郑成功的响应,因而变成了一场独角戏。鉴于当时清军在广东的兵力和防守态势,若是李、郑二人联手,收复广东的希望是很大的,而收复广东对于复兴明朝的重大意义,李定国清楚,郑成功同样清楚。只是郑成功对于这一计划却表现得相当冷漠,究其原因,非不能为,在不愿为也。
对于李定国而言,复兴大明是他唯一的目标,他不同于孙可望,对最高权力没有野心,也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将领,热衷于割据自雄,因此他始终往来奔波,筹划实施一系列军事行动。郑成功则不然,虽说自始至终同样保持着对于明朝的忠诚,但这种忠诚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拥有自己高度自治的势力范围,无论是郑成功还是他之后的郑氏集团领导人,都想获得独立于最高权力中心之外的一种高度自治的存在,对于收复失地中兴大明这样的宏图大业则并没有太大兴趣。因此当李定国筹划进攻广东时,郑成功还在与清廷秘密谈判,希望获得更大的根据地,当李定国在广东与清军厮杀正酣时,郑成功却虚与委蛇,不肯出兵,最终结果便是最后一次复兴明朝的机会彻底落空。
谁是公忠体国,谁又是携私误国,后世当有公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