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春哥与你一起读书发布时间: 2024-08-29 18:42:38 浏览:19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2024年春哥与你一起读100+本书之25 📝读书打卡第25本 ⏰读书时间:2024年8月27日 🌟推荐星级:🌟🌟🌟🌟 📘书籍:《山谷微风》 💁作者:余华 感悟: 收到余华的最新的散文集,薄薄的一本,集中精力很快就读完了。这本书有十一篇是新作,但是更多的还是之前的作品,有很多人觉得这本书不值得买,有点红人割韭菜之意,事实却是如此,但是我作为粉丝心甘情愿被割,也是活该。 我评价一本书的好坏其实有时候不是很客观,更多的时候是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否自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是否可以把自己放到书中作者所构建的场景中,狠狠地跟作者共情。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讲,我还是诚意推荐这本书的,毕竟勾起我的很多可以共情的回忆。 比如说第二篇写到“库斯图里卡的鞋带和余华自己的口吃”,是关于心灵的松紧的话题,成功的勾起了封尘已久的回忆: 记得有一次被朋友推荐去一所大学做一次关于职业生涯的演讲,那次演讲比较正式,在演讲前几天突然通知我去做一次试讲,说是要先审核一下演讲的内容。 因为还没有来得及做好准备,我就急忙赶过去,在台上试讲十分钟。匆忙赶过去,路途遥远加没有准备太充分,上台的一刹那我一下就有些紧张了,当时正值盛夏,那个教室除了有一个大的悬吊风扇并没有空调,我一下自己就汗流浃背,整个衬衫瞬间湿透,后来校长看我的情况还打趣的说了一声,今天有这么热吗? 那次是一次非常糟糕的演讲,讲完以后我恨不得赶快逃走。 后来很有可能还是脸皮太薄了,最终还是找了一个我自己都很不好意思的理由,推掉了那次演讲,就连朋友都不知道原来是我为了避免自己最狼狈的样子再现,那种状态就像是身上装了一个紧张开关,一下子就把自己那个胸有成竹的状态关掉,换了另一个人。 随着时间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跟很多所谓的大人物经常在一起觥筹交错或者促膝长谈,有时候再走到讲台也能轻松驾驭,标准的西式衬衫也很少再穿,有时候偶尔上到讲台也是随衣随袖,当然还是会紧张,但是也不会太去在意,自然而然就放松了很多,放松下来以后,也就能够把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了。 还有一篇是关于吃的,写了余华在法国餐馆普鲁斯特和吃小马德莱娜点心的故事,普鲁斯特就是写《追忆似水年华》 的大名鼎鼎的作家。 我突然就想起来关于“吃和馋”的话题。关于吃,我其实是仅仅局限在脑海中的,从小就是父母口中那个不怎么会吃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吃这吃那的,我就是一碗面条管饱。 后来上了大学,诺大的大学食堂有天南海北的风味,我最钟情的仍旧是那一碗西红柿打卤面,再后来山珍海味基本上尝遍了,最后还是觉得那西红柿酱卤的面条最合胃口,有的时候甚至极端到每周得专程开车从朝阳区跨区到海淀区去吃一碗正宗的山西刀削面,在跨区都算是异地恋的北京,我却寻不到一碗对味的刀削面,也不知道我到底是挑剔还是不挑剔。 还有一次跟同事聚餐,同事说他带孩子来,让我也带孩子,我说我孩子很宅,很难带出来。他说你就跟孩子说有很好吃的蛋糕,我说这根本无法作为带孩子出门的动力。 因为我知道孩子早已经对蛋糕不再感冒,其实孩子也才刚过完6岁的生日。蛋糕早已经不像是我小的时候只有过生日的时候才能尝到的珍馐,而是非常日常的一个食品,真正到生日的时候才会精心的挑选一款看起来实在是没有尝过的有新鲜感的蛋糕,为了满足生日的仪式感才会吃,要不然也就不会再去吃啦。 现在的孩子们很是幸福,从小就山珍海味吃个遍,零食柜也是满满当当。记得我小的时候奶奶家有一个柜子放了在家人生病的时候有人来看望买的黄桃等各种罐头,那个柜子就称为了我们孩子们向往的零食柜,里面除了罐头之外,还有麦乳精、高乐高,如果还有巧克力作为奖励,那真的是童年最大的奖励,可惜有些东西,自从长大以后就再也没有吃过了,因为早已经消失多年了。 你看,薄薄的一本书,确让我思绪万千浮想联翩,还能够借此机会再凑不少字数,也就原谅了割韭菜这一个事实了。 书读完了,最后,我还发现,我跟余华有一个共同点: 都喜欢吃江米条! 就是那种又甜又酥脆的油炸小面食,直到现在,每次遇到,都会毫不犹豫的买一包。当然理由也是跟他一样,为我的童年买单。 #春哥与你一起读书 #SoulReal文学 #余华 #散文 #读书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