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沅芷

    一本极具智慧的书籍,因为一段话读了一本书。强烈推荐! 西庇阿问加图:你为什么觉得老年不是负担? 加图回答说:对于那些不能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人来说,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感到沉重。 好有深度的一句话!过好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很重要,不要再说那些等我有时间了,等我有钱了,等我退休了等等等等的话了,真的,毫无意义! 活好每一个当下,不要抱怨人生的任何阶段,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规律。 人生的各个阶段已经由自然安排好了,最后的阶段也是如此,忽略它就像一个拙劣的诗人遗忘了最后一幕一样。终点是必然的,就像树上的果实。地里的谷粒,总有成熟、枯萎、掉落的时候。智慧的人应当心平气和的接受这一切! 与自然抗争,就像与神明作战,结果也必定是无法改变的。 论老年 生命的进程是注定的,自然的道路只有一条,每个人只能走一次。每个生命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童年的脆弱,青年的力量,中年的稳重,老年的智慧。每个阶段都应当享受它带来的优势。 一个人如果始终忙于学习和工作,就不会察觉自己在渐渐步入老年。人生的衰老是缓慢而渐进的,绝非一蹴而就的。 真正的有智慧、有教养的人,他们的求和之乐是随着年龄一起增长的,就像梭伦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在所有的快乐之中,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这种源自心灵的喜悦。 最理想的死亡方式,是在头脑清晰、感官健全的状态下,由“自然”亲自结束她所创造的生命。 人活着,其实并不都是幸福的,甚至可以说,生活中充满了辛劳与痛苦。即使人生中有欢愉,它也终将有个尽头,总有一天,人会说:“我已经活够了。”不过,我从不怨恨人生,我也不后悔来过这世上。我的一生虽有忧愁,但并不空虚;我离开人世,也不是像离开家,而像离开一家旅馆。因为自然赐予我们的,只是一处短暂的栖息地,而非永恒的居所。 论友谊 不论身处顺境或逆境,友谊总是最符合人性,最能带来安慰与帮助的东西。我所说的“好人”,是指那些言行忠诚、正直、公正、仁厚的人;他们不贪婪、不放纵、不轻率;他们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被情绪和欲望左右。 我们所要求朋友去做的事,必须是正当、光明的;我们替朋友去做的事,也必须是高尚可为的。不需要等朋友来求助,我们自己就应当主动而坦诚的去做;我们还必须有勇气对朋友进行忠告,必要时甚至要严厉的指出他的错误,因为真正的友谊容不得敷衍,也不怕直言。 不是友谊因利益而产生,而是利益因友谊而获得意义。真正的友谊不是一场交易,而是两颗高贵心灵间的相知与相敬,是在美德基础上自然生发出的情感联结。 太大的权势,反而成了真正友谊的障碍。因为命运本身是盲目的,而受它宠爱的幸运儿也常常因此变得盲目。他们变得骄傲、偏执,忘记了初心。最可怕的,莫过于那些一夜之间得势却愚蠢无知的人。他们在富贵之前也许温文尔雅,一旦高升、得志,却立刻变了摸样,冷落旧友,巴结权贵。 真正的友谊,绝不能任凭一个人沉溺在自卑和绝望中,而是要拉他一把。 在命运不济时,才看得出谁是忠实的朋友,而多数人要么在得意时轻视朋友,要么在朋友落难时转身离去。只有在这两种考验下都不动摇感情的人,才是真正男的、真正值得敬重的朋友。 真正成熟的友谊应建立在稳定的人格和成熟的年龄基础上。真正能持久的友谊,必须建立在性格契合和志趣相投的基础上。因为性情不同、兴趣不合的人,终究会渐行渐远。正因为如此,正直的人难与卑劣之人为友,反之亦然,他们之间的根本差异使得友谊无从建立。 冷淡胜于决裂,若罪行实在卑劣,不能容忍,也无法挽回,那就必须果断断绝关系,这是为了捍卫正直与尊严。若分歧不可避免,也应让感情自然淡去,而不是激烈决裂。 先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然后再寻找那些品性与自己相近的人结为朋友。只有在这种前提下,真正牢固的友谊才有可能建立起来。 真正可靠的友谊,靠的不是时间或利益,而是相近的品性与共同的德行。 我爱的是他的美德,而美德是不会消亡的。要崇尚美德,没有美德,友谊无从谈起。除了美德之外,世间再没有比真正的友谊更可贵的事了。 论责任 1.道德上的善 所有的正直之举,都是从承担责任开始的,而许多错误行为,往往就是因为忽视了责任。 只要你还觉得自己不够好,就不要停止学习。 道德上的善,主要依赖于思想与心灵的修养。 “自然”与“理性”总是慎重行事,不会容许那些不合适、缺乏气度或轻浮轻率的举动,也避免思想和行为的反复无常与荒唐乖张。 真正有理智的人,在面对风险时,应当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来权衡局势。对于轻微的病症,医生用温和的办法,而遇到危重症状时,才使用强烈甚至危险的药物,危局之下,鲁莽只会招致更大灾难。 人的性格千差万别,各有风格,而这些不同的性格,只要不违背道德原则,都无可厚非,都是“自然”赋予的个体特质。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才能在讨论“责任”时更全面的把握什么才是恰当的行为。 符合个性、忠于本质,才是最得体的选择。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