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自性本空

    现在很多学佛人容易遇到诸多逆缘,特别对于在家居士而言,要处理好工作和学佛的关系,实属不易。一方面,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复杂,清净心难得;另一方面,工作中需要应酬的事情多,五戒十善难持。此外,如果自己的慈悲与智慧不具足,往往还会在工作中学佛时遇到更多违缘。 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学佛的关系,从而让工作场所成为清净的道场,让同事成为自己修学的护法呢?结合自己的困惑与思考,总结出如下方法:没事清净,有事修炼。尽职尽责,修道修心。含义如下: 没事清净:工作中没有事情需要处理的时候,要善于护念自己的清静心,不要参与到同事之间的是非人我中。「见到不善的事,听到不善的话,就像在马路上看到陌生人听他们说话一样,不放在心上。」 有事修炼:在需要处理事情或者与同事打交道时,用修炼的心态去面对,这样就能做到不急不躁,时时觉知自己的心念,心就不会被琐事束缚,也不会成为名利的奴隶。 尽职尽责:佛弟子要明白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自己的份内之事,只有把工作做好并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才能让自己不为生存烦恼,所以要做到尽职尽责,不投机取巧、推托责任。 修道修心:我们为什么要工作?首先是通过工作获取滋养色身的物质条件,其次可以把工作场所当作修行的道场,这个道场「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风具足,正是修心的好地方,如果在工作中做到八风吹不动,可以说修行的定功不错了。 「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工作是为了现在的生存与做人,学佛是为了将来的解脱与成佛,只要我们时时保持一份清净心,那么工作就会成为我们修行的增上缘和成佛的资粮 >>阅读更多



用户:自性本空

    A禅师忙问:有何方法可以制服淫念! 老和尚沉思片刻,现在你心乱如麻!即便说了,恐怕也难以领悟!随后老和尚带着A禅师拜访一位高僧!高僧带着A禅师来到禅房问道:A禅师你可知自己为何会陷入此境,A禅师低头说道,弟子定力不足,见色生心,实在惭愧! 高僧摇头:问题不在于你见到美色,而是在于你无法正确对待自己的心念!高僧说金钢经中: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六祖参透此句悟得明心见性之法!心本无物,念起即觉!正视自己的念头不逃避不压抑!觉察这念头的本质,了知它如幻如化本无自性,不随念转,任其自生自灭!A禅师若有所思:当见到美色不是强迫自己不看,而是看而不执! 高僧点头不错,眼见色而不染,心知念而不随,意生欲而能转!修行不在逃避世间,而在于转化自心!愣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意思:若能转化外境,不被物所转,即同如来智慧! 高僧又说:修行路上,难免遇到各种境界,境界现前时,不必惊慌,亦不必欣喜,只需如如不动,不取于相,了知一切境界皆是自心所现 >>阅读更多



用户:自性本空

    弟子在此发愿:地狱不空,誓不往生西方极乐国!愿以后无论什么情况,都能一念清净,利益六道众生!今生还不了债,学不了佛,宁可不要此色身! >>阅读更多



用户:自性本空

    修行之中最重要的心是什么心?广大悲天悯人之心!比如:佛菩萨!善思如母众,难忍无量苦,忆念苍生情,世世永不离!意思:过去累生累劫把六道众生视自己父母兄弟姐妹,要有救拔它们之心!金刚经之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是这种心!当然能时时做到这种心就能与佛菩萨心心相印,即使佛菩萨来了也能感受得到 >>阅读更多



用户:自性本空

    汝等存心。秉如来道。将此法门。于我灭后。传示末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见魔。自作沉孽。保绥哀救。销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始成就。不遭歧路。 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精真。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是五受阴。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浅深。唯色与空。是色边际。唯触及离。是受边际。唯记与忘。是想边际。唯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