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的施虐和受虐,控制和依赖,之所以会频频出现,归根结底,是经济的原因,这也是主要矛盾。 狭义的经济能力仅仅和钱有关,广义的经济能力不仅仅关乎金钱,而和人的精神与思想相结合,表现为积累社会资产和经营这个资产,并从中取得持续盈利的能力。 综合上述对经济能力的展开和论述——当一个人在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的同时,如果还附带了一个次要矛盾,也就是是精神与思想的问题。比如容易被人低成本地通过道德绑架、流俗意识形态之类的思想手段加强控制。 那么可想而知。 为什么会有人被家暴十六次,才开始抛弃幻想,准备斗争,中途试图逃跑,居然还会失败。 这不是受害者有罪论,而是说,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客观规律,不能把所有问题去辩证化以后,简单归咎于具体的某个人。 一切假设施加控制和暴力的一方“有问题”,而受害者“没有问题”的解释方法——看似是在帮助受害者,也解释了问题,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只是简化甚至掩盖了更多的问题,是在做一切不健康亲密关系的潜在帮凶。 经济和思想,其实就是物质和精神,这方面客观要素,如果换算成世俗语言,就是独立生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其实就是人之所以容易在看似物质充盈的条件下,仍然不断失去自由,受人侵犯,感受不到尊重和幸福,甚至非常痛苦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生存涉及经济,思考涉及知识,知识和经济,在社会关系中,是「权力」。 这种思维方式,比把关系出问题的原因简单归咎于具体的某个来说,要更本质。 当双方权力不平等,精神和思想也不够成熟,不能调和经济或知识差距导致的矛盾,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当然容易误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在亲密关系中,对对方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对于施加控制的一方,固然可以说在思想和行为层面,“没有成熟爱人能力和健康爱人理念”。 所以,即使看似没有家暴行为,好像不严重的样子,毕竟只有控制行为,但实际上,却已经把人逼到能够问出这个问题,要说控制不会导致亲密关系出现问题,只要满足物质和经济需求就够了——这种说法也显而易见地说服力有限。 而这就印证了上面说过的话,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存在足以显著影响亲密关系可持续性的客观因素。 所以,什么关系才是健康的亲密关系,控制和暴力为何会出现,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下面做个简单比喻,不一定正确,只是为方便理解上述内容提供更宏观的参考视角。 假如对别人施加暴力的能力,其实质是一种军事能力,而暴力的实施频率,是对于经济能力转化为军事能力的生产运动过程的客观反映。 那么,之所以家暴能频繁成功施加,其实质就是施加者和承受者之间,经济能力和军事投入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过大,反映了权力关系的极端不对等,这个不对等,加上博弈双方缺乏崇高理念的制约,处于较为野蛮的博弈阶段,那么,权力关系就会对人与人关系造成异化。 如果希望制约权力在亲密关系中的异化或误用,要么靠对等的经济能力,要么靠崇高理念,其实最好是双管齐下,或者从对立面互相运动到对方。 物质与精神,归根结底辩证同一,缺一不可。 从以上方向出发,也许能为遭遇类似处境的人,描画出一个思想的地形图,希望能够帮助你们更好地认识自身处境,走出困境。 感谢阅读。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