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前行莫停

    #读书笔记 #内向文学 #好书推荐 #我亲爱的甜橙树 之前胡乱翻了几页,看得迷迷糊糊,这两天一口气看完,竟觉得出奇的好!很久没看到这么能打动人的文字和故事了。 泽泽确实很调皮,但他的优点更多。只是在这个贫苦的家庭,大家都很辛苦,没耐心去了解他,更多是诉诸暴力。习惯真的很可怕,把一个五岁的孩子打得遍体鳞伤,大家却麻木地习以为常。 但你能说家庭里的人不爱泽泽吗?这就是人的多面性,在家庭中体现得更为复杂。就像泽泽说的“我知道他们很累很辛苦,但是这不是他们能这么对我的理由”。真是个早熟聪明的小鬼。 泽泽也是幸运的,有耐心的舅舅、保护他的姐姐,还有那个能影响他一生的葡仔。只不过葡仔的存在像流星一样稍纵即逝,这样就又加速了这个孩子的早熟,毕竟没人能那么温暖地爱他、理解他,并给他树立很多正确的观念。 >>阅读更多



用户:前行莫停

    #读书笔记 #内向文学 原则 鼎鼎大名的桥水创始人,给出的一本原则手册,涵盖生活和工作,就像他喜欢借助计算机处理问题一样,他给我的感觉也像一台自动进化的计算机,因为书中涵盖的原则设计之广执行之细,导致我的阅读速度越来越慢,我想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在工作原则上,虽然很多原则讲的很清楚也认同,但是非执行不可的理由,我却想不到太多。这可能就是阅历和所处位置不同,就像他说的只有实践的经验才能内化,要比书本上的理论经验好很多。 摘录三个重要原则: 创意择优:好处明显,集思广益群体思想碰撞,也防止决策层的一言堂。 极度求真:不逃避问题,不为失败找借口,交流期间也是就事论事,不惧怕得罪人,阐述最真实的想法不需要委婉表达。 痛苦+反思=进步 就是字面意思,五步流程法,目标→问题→诊断→方案→执行 >>阅读更多



用户:前行莫停

    #有感随笔 早上四点被猫儿叫春吵醒,问室友他说是孩子哭声,叫声停了又响起鸟叫应是一家三口,捂上耳朵也不行。白天工作回想起这事,我在想为什么我觉得是猫儿叫春和鸟儿一家,我应该也像猫儿鸟儿一样,渴望爱情和家庭温情,所以潜意识觉得就是如此,之前的用这个软件也不会去怎么匹配好友,这两日却是无意识用完次数,也不知道想找什么样的人又怎么聊天,就是这样无意识的点击。 其实这种状况之前也有,可能半年可能一年,会涌现出这种孤独感,每次都想去努力化解这种感觉,不去解决也行,过几日就会自行消退,这次只持续了半天就陡然察觉,我想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并且多看书持续记录进而丰富自己的内心。 >>阅读更多



用户:前行莫停

    #读书笔记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我总算知道,为什么读这本书总有种说不出的熟悉感,作者期间提到了道德经的道,他说良质与之相同。后来我想到了王阳明,良质和良知一字之差,良知是一种价值判断和道德法则源自内心,不同的文化讲述相同的东西,个人感觉王阳明更胜一筹,复杂的道理简单说,作者却要运用古典和浪漫,形而上学等等名词,绕死我了,王阳明讲的良知是人本身就带有的本能,比如恻隐和羞耻之心我们看到或经历都会有相应的本能反应,理在内,在本心而不在于外界条条框框的约束和规范。心是理的载体,理是心的内容,至于知和行则是,知而不行,则是未知,一语道破。关于本心和私欲看到一个很好的例子,心就像镜子照出世间万物本质,而私欲就像镜子的灰尘,让我们看不清事物本来的样子,本来是写这本书的笔记,居然我让我对心学复习加深理解了。 这本书主要是围绕良质,期间他有一段表达很清晰,古典与浪漫,古典认为世界由一些基本构成理性与法则,浪漫是情感并非事实,更多是感受。他说良质不依赖理性或法则,更依赖直觉和美学。把良质抽离就得到了质朴。任何经由思想所意识到的都是过去,真实存在于看到的刹那,也就是纯粹不加任何思想的修饰。 期间还提到了古希腊关于真理和善的争论,我没看过,但是我的第一感受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 摘录句子:如果有人对政治或是宗教狂热,那是因为他对这些目标和教义没有完全的信心。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