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万一

    诗词文章的看法 诗词文章,古文也好,白话文也罢,都不能离开境界说而别寻门径。 王国维先生在这方面是有见地的。 阅读,要学会通过言语窥见这个作品背后的人,窥见其所处的生命状态。 言为心声。什么人说什么话。而生命状态呈现的高下就是境界。 从圣贤到凡夫,每一个生命在整个生命资料库中都有其样本价值。 然而从对自身生命负责的角度,谁值得你去参考、学习需要深思。 我们推重圣贤,就是从生命样本参考价值出发的,并非什么个人崇拜,封建迷信。 诗词值不值得读,往更深了说,所反映的是这个生命样本值不值得你去参照。古人说“非好书不读”就是这个意思。 也就是说,从生命的自我完善和提升的角度看,一个自己已经活的坑坑巴巴的生命,对他人是没有多少正向参考价值的。 负向的噪声,倒是很充足。否则断不至于坑坑巴巴。不是说绝对不能反向阅读,但反向阅读对学习者来说,难度极大。往往受干扰者多,跳脱者少。 猫有猫道,狗有狗道,万类苍生各行其道。 每个生命都在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在生活。 因此,论诗首先要论的是道,而不是技。论其道之究竟与否。也就是论其生命的透达与否。 技与道,对生命本身来说,远不在一个价值层面上。 只迷恋于技巧,顶多是个匠人。哪怕是巨匠。可只要是匠,就摆脱不了“匠气”。 ——转自诗人:晨丹 >>阅读更多



用户:万一

    这纷纭的世界里 时而欢声笑语 时而哀嚎悲泣 然而天地之间 有晴就有雨 有高必有低 王侯将相 圣智凡愚 无非粉墨登场一出戏 来吧,让我与你 一起 将烦恼,活成菩提 #感想 #人生 #修行 >>阅读更多



用户:万一

    人以尔我之见,故情生焉,情生则境生,境生则妄生,妄生则幻出无数空中楼阁,而人于此生,亦于此死。生死之由,别无他道,只此一念尔我,而一点灵光在太虚之中,视人间爱乐淫欲,根苗不觉于此打动,譬如种子复发萌芽,而生死之念起矣。业缘既结,无明之火按捺不住,倏忽之间,堕入腹中,阴阳为主,六根藉以作用,昏然如醉汉之随路而宿。 是故修真之士照破向来幻妄,从假处觅真,情中见性,如大梦方酣,猛然惊觉,灵明湛然。当此之时,业缘断而生死之路绝矣。然则此一惊觉,犹如海底翻身,于层波叠浪中透出头来,凝神定虑,把眼一看,彼岸非遥,清虚玄朗之乡依然不改,如浪子还家,游人反舍,不亦快乎! 吾见天下之人迷真逐妄,难得一二于做梦热闹时,将一碗凉水蓦头泼下,幻缘幻境登时消殒。虽或有之,又苦不遇明师,盲修瞎炼,到底无成。生死之困人如此,豪杰岂能不自主张,为天地间一大自在人哉?读书讲道,挥麈而谈,探赜索隐,焚香而坐,游六合以外之名山,观八方不及之风气,鼓瑟于琪林瑶圃,艺药于琼馆芝田。至于天上高真分司造化,佐天帝于真空妙有之境,握枢机于太上无极之宫,如事其事而不劳,如行所行而不乱,天地之大,如指诸掌,近在目前,何乐如之耶! ——摘自《唱道真言》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