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片段是不经意的撩起你的思绪,突然想起,已经很久没去野了。最后一次,还是2020年5月的西北环线。单人单车,48天,18000多公里。口罩3年,一度也曾想着要出发,可惜各种码,极其不便,也只能按捺下去。等到真的可以自由出行了,不是季节不对,就是人满为患。似乎总是有点理由,可以让自己纠结的理由。 细细思量,其实不仅没有出去野,也好久不曾好好看过一部电影,读过一本书。生活静静的,平淡得像一潭死水。似乎也习惯了这种生活,忙工作,忙生活。早中午三泡茶,准时吃饭,作息固定。一切好像都是教科书式精确。也没有不甘,但就是略显寡淡。 高晓松的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曾经真的很不屑,但是,生活貌似还真的需要点波动。 也许,真的该出发了。 >>阅读更多
十三角关系里面,蔡六木有一段台词。 我爱你? 我们还有能力爱吗? 我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跟爱相反的事。 现在世界上每个人讲的爱 其实是被爱 我爱你其实真正的意义是 我想被你爱 虽然有点愤世嫉俗,有点夸张了。但似乎,我们真的就只想被人爱。好像都忘了,要想世界拥抱你,你必先拥抱世界。这算不算也是爱无能的一种体现?或者,我们都不曾学会如何去爱人 什么你若爱我入骨,我陪你入土;偏爱与例外;真心待我,我不会让你输。好像这些,都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你得证明你爱我。但是,貌似,情感里,凡是需要证明的,都是有误的。 也许,生活是真的曾经给我们带来过一些创伤,曾用心认真全心爱过,却无疾而终,甚至是遍体鳞伤。但是,过去带到现在,对谁而言,都不是件公平的事情。我们把当时的对象等同情感关系,实质,只是我们选择的对象有误,有误的,不是情感关系。好像并不能因为另一半非良人,而去否定爱情,否定婚姻。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总有些言语会让我们感同身受,觉得一下子就击中我们的心。但是,细细去看,难道这些,就可以是我们质疑的理由、侵犯的借口?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别更提,我们何尝又真的认清爱情…… >>阅读更多
日式侘寂风与自然的巧妙融合,光影变幻,静与动组合。世界最非凡的住宅,还是有亮点的。 >>阅读更多


人间清醒,一个都不知道如何定义的词。 褒义,言语中又好像透露出莫名的优越感,很容易让没有由来的“反感”。大概有种意识上的冒犯,合着别人就是人间糊涂蛋,别人的人生就是稀里糊涂的?认真想想,其实也没那么在意别人说什么啊,也许是人间清醒这个词下隐藏的怨气? 贬义,好像也说不上,谁都有自己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要不是见识过社会险恶,看过众生百相,谁也不愿恶意去揣测,毕竟,真的只有受过伤才知道痛。 我们到了一定的年纪,有过一定的阅历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觉得看透了。很多时候这个看透,来自于我们曾经对这个世界给予善意后,非但没有得到善意的回报,甚至只有恶意。我们身边也不泛这样的事例,甚至可以说,比比皆是。但是,好像只真在这个时候,能够不失望,才是真正的希望。其实我们才读过多少书,就敢说这个世道“就是这样的”,才见过多少人,就敢说男人女人“都是这般德行”?才亲眼见过多少太平和苦难,就敢断言他人善恶? 都说愤世嫉俗最伤肝,众醉独醒最断肠。 关于人间清醒,我想,大概只有自在,才是真正的清醒吧。保护自己,不为过,但别有怨气,也别把过去带到现在。毕竟,说人间不值得,才是真正的人间不值得。 >>阅读更多
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句处读书。无意中读到伍豪于南开写下的对联,谈不上警世通言,但越发咀嚼,愈生韵味。 有肝胆,肝胆相照,情义二字,说时易做时难,大致上,评价一个人,有情有义,能够肝胆相照,算得上最高评价标准之一了。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碳难。且情义二字,通常都会跟危难挂钩,实属费解。大爱小家,国之落寞,人之落魄。貌似考验人性似的,总是让人在最关键处做出决择。大概是情义无价之由来,无价的东西,肯定是要稀有,甚至反人性,才弥足珍贵。 无字处,甚是精妙。无字处读书,一句不合常理的话语,无字,怎读?突然思起一句异曲同工的话,道理全在书上,做人却在书外。好好读书是为了好好做人,因为想好好做人,所以才好好读书。无字句处读书,读的就该是社会这本大书,读的是做人做事,在这无字天书上书写你自己的道理。 英国有句民间谚语,在善良与正确之间去做选,个人建议选择善良。和“与有肝胆人共事,”道理好像都一样,这共通点大概是经得起岁月推敲累积下来的真谛。 愿能 于无字句处可以安心读书,愿能不用面临善良和正确的选择,愿能毋须见证情义,亦有肝胆。 >>阅读更多
续上 其实把货币化跟我们个人想要追求爱情追求情感世界看成是相互矛盾的,也许个别事例上会有这现象,但不是绝对的,至少说是个不完整的理解。追逐财富,只是确保我们在这社会上能够有尊严的生存。而且自从有了市场经济,天下再也没有永恒的财富了。同样的,情感世界依旧是情感世界,从不会因追逐财富而会有什么变化。 生活从来都不是阳春白雪到有情饮水饱,但同样的,物质绝非衡量爱情的唯一标准。 归根到底,任何人都有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不憎不怨,心甘情愿的随遇而安,用力认真生活便好。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