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蜕~变

    沧浪之水这本书看完了,心里好像空了一大截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作者以犀利如刀的文笔和生动逼真的描写,写出省卫生厅公务员、医药学研究生池大为从无职无权、空怀壮志,到时来运转、大展宏图的过程。酸甜苦辣的人生况味,险象环生的升迁之路,你死我活的灵魂搏斗,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无不夺人心魄、发人深思。每个人都能从书中看到社会,找到自己的影子。这本书真的好喜欢啊,想写书评,刚看完后劲有点大,它太宏大,又太接地气,觉得自己没有成熟的观点来点评,也不够格,我从这本书能看到我刚毕业的心态与池大为刚毕业走上工作时一模一样,那也是千千万万大学生刚毕业的样子,书中的主人公真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他能坐的住冷板凳,也能在得罪领导后,在闲职不荒废时间,增强业务能力,即使后来摸清了官场之道,慢慢爬上去,我觉得与他的善于倾听离不开,他懂得请教晏老师,懂得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还是本着良心做官,这本书中后面的很多我只能淡淡体会,但是挺打动我的是大为在最后去父亲坟头说的那段话:他的父亲希望他清清白白做人,认理,像圣贤学习,同样父亲也是那样一位人,敢于讲真话。从这本书我的感触深的一点是世上根本没有好人坏人,只有做好事的人,做坏事的人,抛开事情本身,你能说谁是坏人?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坚守的那份自尊,别人所说的别把自己端着,放下自尊,放下顾虑,很多事情确实比想象容易。想起自己读研时候,如果第二天要去找导师讨论课题,前一天已经开始焦虑,刚开始去跟老师讨论,我的想法只是自己的想法,觉得自己想的很对,而且人会有叛逆心理,完全没有从老师的风格考虑,也不听他所说的,很多时候会被否定以后带到老师的想法上去,结果就是灰头土脸的出来,重新开始看文献,从零开始,第二年去见之前就会想老师会不会否定这个想法,如果他否定了,我还咋办?我得想出B计划,我要思考老师喜欢哪方面的课题,他之前开会总讲的那几个方向里思考,而他所说的自由找课题只是话,可不能那样,否则就是大忌。毕业才发现,要想有大的进步,你得跟紧领导或者老师,按照人家划定的圈子活动,否则你会兜兜转转最后浪费时间精力。在自己还是小人物时,听话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办公室之前有位同事,她性格耿直,来了学校就把学校很多管理不合格的地方越过主任,给校长汇报,最后就是主任没让她带高三,直接又去高一,高三有高考奖,带完能拿五六万,她讲课非常好,能力很强,但是她提的意见错了吗?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这些书中的道理你看完就能完全懂?不会的,你只有切身体会了,才会一点一点渗透。我还尚且年轻,很多看法很浅,池大为终于丢弃了他曾经视若珍宝的东西,他坚守了六年,当他开始研究领导,向领导靠拢以后,换得了实实在在的东西,究竟是得到了,还是失去了,也许答案只在他的内心中。 这本书告诉我们,社会这淌水,有清有浊,顺势而为#沧浪之水 如果还有好书,记得留言推荐哦!#最近读的一本书 >>阅读更多



用户:蜕~变

    曾经我也问过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刚读研时导师每次强调要读书,要终身爱不释卷,后来我看到一个回答我觉得很对,我们每天都在吃饭,我们很多时候不记得吃了什么饭,哪些饭对我们真正有营养,能够做到强筋健骨,但是吃了多年,我们才发现吃的饭都成为我们的骨头和肉体,同样,读书我们不能很快看到功效,但是不知不觉它成为你的血液,成为你思想中跳动的字符,出口成章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董宇辉突然火了,我后来也是看了直播片段,真的发自内心的敬畏与佩服。今天的成名是他不断学习与沉淀后的回馈。读书最重要的是促进人的思考和共情,对于读书,我也有小小的建议,可以先看国内的出名小说或者历史书籍,相同文化背景下,可以激发共情能力,接着看你感兴趣的国内书籍,尽量选中同类型书籍,比如人物传记,再看出名的家喻户晓的西方书籍,西方古典文学书籍要涉猎,尽量把西方史书看一遍,只有了解西方历史,你才能看懂西方古典书籍的语境。读书真的需要日积月累,我的导师曾经说读书不要渴望泡一杯茶,坐在阳台捧一本书,必须抓紧时间看书,这样才能做到真正读书。后来我也在读书中体验到这句话,内心悠闲的看书那书注定读不完,零零散散稀稀落落,语言是心灵和教养的外在表现#读书 #新东方董宇辉 >>阅读更多



用户:蜕~变

    去学习 去读书 去受教育 去看山川河流 鸟随鸾凤飞腾远 人伴贤良品自高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