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有趣的章鱼哥

    在大部分人眼里,失业是焦虑,休息就是犯罪。 从18岁开始,工作到65岁,一辈子都在工作。可怕的是,40多年的工作,却没有换来幸福的生活。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好像大家一直在赶路,像一头永远不能休息的驴,千活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刻。 大部分人的一生,都被无形的焦虑感裹挟着,中考,高考,毕业,结婚,生育,工作,每一步都有人在催促,你不能休息,不能落单,只能拼命地做到最好。 如果你已经30多岁,那么失业就是一种天大的罪,在家休息3个月,家人都会把你当做一个瘟神。 只有不停地赚钱,不停地工作,你才是合格的人。 人生短短三万天,好像一直是为了别人而活,为了让别人说你是优秀的人。一辈子劳碌,恐慌,焦虑,只为了像人证明自己。 "种完麦子我就往南走"#就业 >>阅读更多



用户:有趣的章鱼哥

    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两年间岗位减少了60%。当时百万大学生涌入市场。 你可能想,那就把老员工辞退,让新人来不就好了?但日本当时有终身雇佣制和年工序列制,老员工不走,新人就别想进。于是,日本做了个艰难的决定一保老员工,牺牲大学生。为什么?因为在经济泡沫破灭前,日本家庭负债率高达年收入的4.7倍,银行坏账率逼近5%的临界点。如果老员工失业,会导致更多断供,从而引发更严重的金融危机。 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日本推出了“延缓就业”政策,他们采取乡村振兴和研究生扩招。乡村振兴让大学生回农村搞基建,而扩招研究生则是鼓励学生继续深造,提高竞争力。这两个措施确实有效果:三年内30万人回流乡村,40%的毕业生选择考研。 到1996年日本停止基建,这30万人又回到城市,加上延缓就业的那批毕业生,一下子涌入大城市找工作。当时有110万人等待就业,再加上学校里还在读的260万学生,日本根本承载不了这么多人的工作需求。 于是,日本又出台了“劳动派遣”政策,鼓励企业多用临时工。这个政策害苦了当时的大学生。 他们只能去超市当售货员、咖啡店做咖啡,送外卖。没有培训,没有晋升空间,出现错误随时可能被解雇 尽管如此,他们能接受这种状态,是因为父母还能给予一定补贴,还有对未来经济好转的一点信心。 然而事实并不如意,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让日本150多家银行倒闭,他们这一代人的噩梦持续到2003年才稍有缓解,但那时他们已错过了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只能成为被遗忘的一代。 这十年间,这一代人从见证日本经济奇迹到遭遇无尽衰退,他们成了收入最低、结婚率最低的一群人。#消失的30年 >>阅读更多



用户:有趣的章鱼哥

    孔子:觉得论语难背吗,回答我。LOOK MY EYE。还是工作难做。#25届应届大学生找工作吐槽 >>阅读更多



用户:有趣的章鱼哥

    25届应届生,咱宿舍4个人,就业情况真是各有各的惨。 1号床到现在0offer,天天海投简历却毫无回音。 2号床好点,但也就几个小公司offer,薪资低得可怜。3号床面试倒是不少,可每次都卡在终面。4 号床.·....已经打算回家啃老了。真服了这就业环境,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25届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就业吐槽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