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大湫

    今天看了圆桌派的第七季第二集《照护》,请北大教授讲讲照顾自己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妈妈的经历和感悟。人到中年,有些人不得不开始面对这个问题,家里因为爸爸的原因,其实我和我姐姐两个人很早就已经明白了照顾老人的不易和艰辛,不过之前妈妈身体尚可一直都是她在照护。22年底疫情期间,妈妈心脏不好,住院手术,让我第一次明白了生老病死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也第一次感受到了人是多么的脆弱,人的身体不是像歌词里那么浪漫——慢慢变老……,不,是突然发现,突然就不行啦。这种断崖式的打击给人的精神层面打击是很大的,所以有家人的陪伴很重要,我也第一次感受到母亲需要我们的陪伴她需要我们的关心,尽管她大半辈子把一大家子的人都照顾了,但是在她需要照顾的时候却真的找不出几个来,作为儿子我当然当仁不让。 对话中,胡润老师提到了一些观点让我开始认真思考起来。1.什么是我?当一个人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时候,她已经没有意识可以判别自我和身边的人,那这样的人还能称之为我吗?如果没有自我,她还是原来的那个人吗?这或许是个哲学问题,节目中几个人都进行了讨论,确实精彩。 稍后,涛哥抛出个话题,我们作为父母养育孩子长大是一份责任,义务,但是在同等对待一位智力退化只有儿童水平的老人时我们如何去对待去权衡呢?胡老师说了一个观点,他把孩子和老人比作花开花落这样两个过程,我们没法说从花蕊花苞到盛开的价值一定就高于花谢花败随风而逝的境界。所以在对待老人,特别是失智失能的老人是我们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给与更多的资源,关注和保障。 感觉今天收获挺多的,不是说明白了什么,而是通过这次讨论让自己在迷雾中看见了方向。我知道自己应该要去有所行动啦! >>阅读更多



用户:大湫

    之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一位男孩因为事故意外被送到医院,医生想尽一切办法想要救活这个男孩,男孩的父母痛不欲生,但是,一切都改变不了,男孩最终还是没能救活,但是其身体部分器官正常,医生询问家属是否愿意捐献器官,因为男孩生前性格开朗,人品极好,曾签下过捐献自愿书。家属尊重了男孩生前的愿望,所以阴差阳错的就促成了一起肝脏器官的移植,而且移植很成功,没有出现想象中的排异反应,就这样相安无事好几年。 被捐献者是一名女孩,女孩身体恢复后的一段时间里慢慢发觉自己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从来不碰的东西现在特别爱吃,而且有一些生活习惯和脾性也和以往有了很大改变,她觉着这挺奇怪,由于和捐献者母亲也偶尔有联系,偶然机会她和男孩的母亲说起了这些事,男孩母亲听后突然眼泪就刷的流下来了,男孩母亲太了解自己的孩子啦,这几年虽然孩子已经走了,但是男孩母亲一直想念着自己的孩子,听到女孩的倾诉后,男孩母亲马上意识到一定是器官移植的原因。女孩身上发生的事,正好符合了男孩的很多生活特征和脾性,太神奇啦!她的孩子还活着呀!原来他一直还在呀! 所以,如果我经常吃面,是不是以后也会影响到别人呢?我的饮食或许是受我的肠脑影响吧。[捂脸哭]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