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解忧box

    创伤和重生的故事 在“我的骨头没有忘记”这本书,作者曾有过自杀念头,还留信给父亲,信里赌气表示自己死后父亲至少24小时才能找到,他不配和自己道别。然而,她凭借努力以优异成绩进入新闻行业,还在美国生活节目担任制片人,本以为苦尽甘来,却始终觉得与世界格格不入。工作中,特别努力,任劳任怨,但是感觉领导并不赏识她。遇到工作争执时,她总是沉默,难以做出恰当反应,对同事的每一个意见都惶恐焦虑,觉得自己被针对。走投无路之下,她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才知道自己有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 成年人的情绪和性格问题在职场中很容易暴露,大家总认为是自身能力不足,实际上却不是,职场表现不佳、沟通表达困难、与上司关系紧张,这些和从小不被允许表达真实情感和意见,长期以他人意思为主是有关的。在这些基础之下,人会逐渐与自己的情感脱节,引发解离,导致情绪反应仿佛被卡住或冻住,只有脱离危险环境才会慢慢恢复。所以,在职场面临竞争和思维碰撞时,会深感无力。 5点启示给同样也遭受过同样创伤的小伙伴 1. 直面创伤的勇气 逃避痛苦会延长阴影,而直面创伤是疗愈的起点。 2. 自我疗愈的主动性 通过心理治疗、自我觉察等方式,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重生路径——关键在于不放弃“自救”的信念。 3. 全然的自我接纳 真正的强大源于接纳“不完美”的自我。包括脆弱、错误与伤痕,这些构成完整的生命图谱。接纳不等于妥协,而是与自我和解的开始。 4. 亲情的复杂性重构 打破“亲情必然温暖”的刻板印象,直面家庭关系中的伤害与矛盾。血缘并非捆绑的枷锁,通过理性沟通与边界建立,可以重塑健康的亲情模式。 5. 社会创伤的集体责任 个体的愈合需要社会理解与系统性支持。 #创伤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