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我是我他是我你是我那我是谁

    ​当我惊觉自己好像有什么东西生长了 同时又有什么东西失去了 ​我在为什么而叹息 ​那一定不是天真烂漫 ​而是对过去那些清澈的愚蠢 一种特殊的告别 ​但我并不懊悔当初 ​毕竟那也是“我”人生剧本的一部分 ​相反如此,看似处处弯路的旅程 让我的人生体验感和对生命的感受力 ​变得更加丰富了 意识到从昨晚到今天,好像不觉间向闺蜜夸赞了很多次新老板。 “社会上很多形形色色的客户,你可以「玩」他们,但不要被他们「玩」” “你能做的就是掌握更多的信息尽量提前(预判)规避” “上次那种情况,如果客户还没到,我一般不会出门。。。等着呗,很多理由可以拿来说。你现在客户少可以这样等,客户多的时候,你有多少时间可以陪着对方消耗?即使要去等客户,也可以找一些附近的任务顺带去做,这样万一客户鸽了也不会白跑一趟” “你不能让自己总是陷入到被动里,那样只会一点一点磨灭掉信心,甚至会怀疑自己进而怀疑行业” “你是不是以为我有时候在讲一些事情的时候像是开玩笑,跟你说,工作的事我都是很严肃认真的。如果你认为听到的东西很离谱,那多半都是真的,只是因为你还没有遇到过” “风来了,猪都能飞到天上去。风停了呢,猪都掉下来了,掌握了(规律)方法的人才能在行业里持续拿到结果” “焦虑?焦虑有用吗?急也没用。有些东西你还没学,就算是现在给你很多客户,你也会德不配位,能够成交多少,基本会流失掉” …… 新老板很认真且耐心地在教我,事无巨细。也许真的是在行业里足够久,遇到的人和事足够多;也许他确实对人性的弱点掌握了克「敌」制胜的规律。很多事情他预判的都很准,他不仅告诉我这类事情怎么处理,也教我为什么会这样处理,分析背后人性的真相……有时候他在教其他同事的时候,我也会竖起耳朵听。昨天带客户的时候有些场景,他提点的话马上就浮现在耳边,很快便用到了 年纪轻轻地,很厉害哦。我也在清零自己,认真跟他学。毕竟我也年纪轻轻的[调皮] 相信自己,下一站,精进,功成!!! >>阅读更多



用户:我是我他是我你是我那我是谁

    佳佳说,我们会对彼此的境遇共情,那些比我们有智慧和能量的老师们也会与我们共情,比如解喆老师,但是我们并不能完全能够理解和共情他们,也许这些智慧的人某种程度上会很孤独,就像曲高和寡。 听到这里,我想起佳佳曾分享过自己有五位老师,并且做过比喻,说我们与不如自己(能量低)的人相处时,容易彼此照出人性丑陋的一面,但其实这不是我们的全部,只是那些人的维度只能照见这些。而与老师相处时,因为老师的智慧和能量比我们高,所以,老师的镜子照出的我们,会更加全面和丰富多彩。我想,反过来说,我们之于老师,又同样是一面狭隘的镜子,所以老师也有自己的老师,如同解喆老师有自己的上师。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是面镜子,那么这些镜子有大有小……但,如果说是镜子,也不完全合理。因为我们本自具足,只是被障碍迷失了,而且镜面是二维。如果再升一维,3维、4维或5维,那我们应该是一个无穷或者球体,并行却又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为万事万物皆空,所有的一切都是幻象,才区分出了你我他,和如此多的对立,那些对立面就像是光照下的阴影,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有契合的部分,也有许多不相融合的部分。最大的那个球体包容万物,而在它的内部包含/分裂了许许多多的球体,他们大小不一,但却都是本自具足而又独立,每个独立球体内又包含无穷的分体……我们本无,我们既对立又统一,我们即无穷 我们尚处在迷雾中,不知一切为空,都很把自己当回事,于是产生无数对立和烦恼,甚至喜怒哀乐。可当我们开始修行,逐渐破除迷障,当“我”这个小球体处在无“我”状态时,就与“无穷”产生了链接,无穷即能量,这也许解释了一些得道高人,能够示现一些常人以为的特异功能。可是我们毕竟不是常年修行的人,没有稳定的内核,也没有机会和决心闭关参禅,于是就会有飘忽不定的感觉。有时与无我链接,似乎一切清明起来,能量提升,颇有灵性; 有时又像乌云遮日,小我突出,一切又都模糊起来,能量下降,敏感度低。 这些是与佳佳的交流中碰撞出来的,原本约电话前我是没有想到要说这些,可是就实实在在的发生了,这些话仿佛借了我的口宣出,至少在我们俩的层面上彼此受益。在我忘记之前,连夜记录下来。这一晚,我们都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 >>阅读更多



用户:我是我他是我你是我那我是谁

    出乎意料的,昨夜的梦竟成了真,梦里这位从未谋面一直是线上同修的北京朋友佳佳,跑来给我留了张小纸条。结果早上就收到她的微信,约定晚上聊天[调皮] 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我们的聊天除了前一小时她在讲工作之外,竟然从后半段开始进入心流状态,一直持续了3个多小时。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交流。是平等毫无压迫感的,亦是有大收获的 近半个多月来,解喆老师说:你要允许别人是个「人」,学着用智慧(非聪明)来解决问题。智慧,是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如何看到,深度思考,不断追问直至自己能接受那个答案…… 朋友说:你要洞察人性,不要「不食人间烟火」 自认为在社会关系方面很游刃有余的前同事说:你别跟我说你要学着改变,你根本改变不了!!!你别跟我说那些,为什么你不选择……呢!!!没人逼你呀,是你自己要选择……我就不会啊,我的性格就是怎样怎样的……不像你 说实在的,我怕了。。。怕守不住自己的心,怕变成另外一个不认识的自己。又怕自己真的是个弱者,是不是强者都应该是像他们那样思考和行事的???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并且沉默了 佳佳,像镜子般照见了我的心。她说,解喆老师曾告诉她,要允许自己是个「人」不是神。她只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启发我读懂了自己的行为模式以及背后的根因,更重要的,在她的互动和启发下,我愈发觉得往xiuxing的方向更进了一步。以往我总以为自己人格分裂,里面住了两个我,在不断拉扯。其实那个人是我给自己描绘的理想画像——她是从小被父母家人耳提面命的懂事的人,她是灵魂纯净高洁的人,她是举止脱俗气质优雅的人,她是温文尔雅的人,她是不与低级趣味为伍的人,她是高情商善解人意的人……每当看到镜子里的我,别人眼里的我,别人相机镜头里的我,别人反馈的我,尽管有时是夸赞和欣赏,但在我理想画像的审视和对比下,依然简直是判若两人,这让我怎么能够接受,根本接纳不了这个不在我审美范围内的现实中的我。于是,我身上就有一股撕扯的纠结的力量。这股力量在现实世界的参差中,愈发触目惊心,一度让我不能自处。我只知道自己「病了」,却不知病因是什么,更不知如何治愈。我还像个庸医不断给自己诊脉,一忽儿说是情商不够,一忽儿说是经历太少,一忽儿又因家庭环境,一忽儿说是人情世故不够练达……嗯,我真的不够智慧,不能深度思考 通通不是!!! 佳佳分享了她曾经的行为模式,我忽然看到那也是我的根因:是安全感缺失的表象。我压抑自己的本性,是因为我害怕如果自己不表现得足够懂事,会不能继续在别人的屋檐下生存;我忧虑自己如果不勤奋优秀,会不被人看到和尊重;我担心自己如果不温文尔雅举止脱俗,好像印证了就是没有父母养育没有教养,会被别人随意看轻和鄙视;我焦虑自己如果不善解人意,就不会被人接纳,别人可能会讨厌我,或者不愿意我加入他们的圈子……我认为只要做到了理想中的自己,就可以收获或者不必经历那些。于是我被自己画地为牢,用条条枷锁道道规矩束缚着手脚。然而当别人用:气质怎么拿捏的那么到位、一身正气等语句来评价我,却并没有觉得开心,好像那个人她也不是我啊。我去哪里了呢 我总是说自己不够怎样怎样,其实是我认为自己应该做到却没有做到,这给本就不顺利的境遇又增加了一重负荷。我从来没有给自己更多的自在和真正的放松,活在世俗的价值标准和比较里,被牵着鼻子走。例如我认为自己不会深度思考,那是因为我把懂得深度思考作为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或好坏与否的标准,那么就是把复杂且多元的世界给定义成了二元对立。当我对一切都设立了标准,且不仅拿它来要求自己还要求别人,自然就无法与之和谐共生。事实上,懂得深度思考如何,只能看到表象又能如何?很多时候,世界上的事是复杂的,有时需要用深度思考来解决,有时又需要难得糊涂,关键是能够智慧地分辨何时何地用何方法。如此一来,没有好坏优劣,只有合而适之 我所顾虑的未来,是否能融入新的圈子,那就更不是事儿了。因为,我可以不必要融入,也可以融入,只要自洽即可。刻意的融入也会令人不适,而一味特立独行也是在自断财路。那么,就自洽好了,是融入也是不融,谁知道呢,反正自己舒服大家也都舒服,就好。而以往所看不惯想不通的事,我也可以从对方的视角来适当体验其中的乐趣,为什么不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允许一切发生,从真正而不是肤浅的接纳自己开始。那么当看到自己的问题时,接纳是要改正?还是维持呢?实则是,要放下。当这件事在心里已经过去了,便是接纳。但凡仍如鲠在喉,则无论是改正还是维持,都是不被自我接纳 很开心,找到了病因,也拿到了药。不纠结快与慢,不理会慧或笨,渐悟还是顿悟?终是了悟。且看人世间,继续修行[祈祷]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今夜,春雨淅淅沥沥 猫儿们,早已暖好床 定能好梦安枕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