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原版还是太费力了,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人说米兰·昆德拉是二流小说家了,之前喜欢这本书完全是因为里边对于轻和重,灵与肉的讨论,读原版的时候才能感觉到是有多么晦涩,不连贯,以及……造作[笑哭][笑哭][笑哭]。读了一半,放弃了。 前两天有人推荐欧内斯特·海明威,以其文风间接干练出名,很适合初学者,准备试试他的《老人与海》
阅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原版还是太费力了,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人说米兰·昆德拉是二流小说家了,之前喜欢这本书完全是因为里边对于轻和重,灵与肉的讨论,读原版的时候才能感觉到是有多么晦涩,不连贯,以及……造作[笑哭][笑哭][笑哭]。读了一半,放弃了。 前两天有人推荐欧内斯特·海明威,以其文风间接干练出名,很适合初学者,准备试试他的《老人与海》
在死以前,为爱而忍痛,为希望而景仰吧。不幸的是那些只爱躯壳、形体、表相的人,唉!这一切都将由一死而全部化为乌有。应当知道爱灵魂,你日后还能找到它。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 因为人只活一次 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 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 ---米兰·昆德拉

原来书籍真的会泛黄,如同它经历了岁月的沧桑!




“他们只有在愚蠢的时候才是真诚的,在安全的时候才是勇敢的,在免费的时候才是慷慨的,在浅薄的时候才是动情的”
《死亡诗社》《死亡诗书》《当幸福来敲门》《当呼吸变奢侈》朋友推荐的有时间看看 抑郁症的十年没有得到过关心理解帮助最多的都是火上浇油 我恨身边的人负能量我恨身边的人内耗基地 抹杀你的永远是身边那几个为数不多的人 希望你们巴不得赶紧都去死 你们说我是不是心理有病 以前希望自己天天死,现在巴不得一刀捅死该死的人
书皮都泛黄了,时隔多年也没再翻第二遍

只来—次的人生,活好每一个当下

为了反抗 为了背叛 为了爱 生命是那些初始音符的重复 命运的潘多拉盒子 打开以后 再也无法关闭



No matter how you choose in life, there will always be regrets. Gathering, parting, and separation are the norm of life. Many things have no right or wrong answers, just like two people who are separated. Perhaps they are right, but time is wrong. When fate comes to an end, just say goodbye and politely leave. Some people, some things come to an end here is the best ending. They plant their own flowers and bloom on their own, make mistakes and fail on their own, give themselves back, give others back, respect fate, know how to let go, life is always about meeting and missing out. May we all be well.

deepseek真是我最好的读书搭子 读完这本《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真的很艰难,这种艰难不在于晦涩难懂。而是太过于顺理成章理解,以至于陷入了一种沉重的悲伤中。因为我也曾感受过生命之轻带来的虚无感,也曾苦于生命之重的束缚与限制。痛苦的在轻与重之间寻找平衡。 引用原文来结尾吧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好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无论我们选择生命之重还是活出了生命之轻,人生都只有一次,我们要用我们喜欢方式去过这一生。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出自尼采的《善恶的彼岸》,讲述每年都有少年英雄战胜残害乡里的恶龙,但少年英雄却无人归还,原来皆在战胜恶龙后看着闪烁的珠宝露出贪婪的目光,慢慢地长出鳞片、尾巴和触角,自己最终也变成恶龙。这个故事隐喻着再有成绩和梦想的新生力量,一旦向欲望臣服,“屠龙少年”也会变成人见人厌的“恶龙”。
小时候读他的原版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有一句,英文直译是“脱下你的衣服”,若干年后再读,才真正弄明白,人家说的是“去掉你的伪装。”
这里有爱情 有道德 有人性 有生死 特蕾莎需要很多的时间,需要很多次妥协 需要很多次证明来验证托马斯的爱 托马斯在很多次选择里选择了对特雷莎的爱 我不能说这不是爱 可是这是什么样的爱呀? 充斥着背叛,怀疑,折磨,痛苦 这是多么丑陋的爱 可是它还是爱 属于特雷莎和托马斯的爱




最近打算看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