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半畝花田种春風
2025-02-20 17:23:40 晴
好或者不好
——
今天继续翻翻汪先生,读汪曾祺先生笔下的沈从文。
我在想一个人“好与不好”该怎么评价呢?
人的复杂,性情和多变,是很难被简单定义的。我们站在不同立场上,好和不好的判断也不同。
其实每个人都有两面性,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一个人的好与不好不是简单的是非对错。
每个人心里的好与不好,从自己的视角去评判。
正如刘震云说的“你在别人口中的好与坏,其实 只和他们自己的利益有关系”。
简单点解释,你符合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夸你,会抬举你;你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批评你,打压你,甚至诋毁你。
所以只要懂得这一点,我们就不用太在意别人眼中的你是什么样子,成年人最大的清醒就是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好听的话不当真,难听的话不走心。
嗯,谁让我开心快乐,就是好人。
#阅读感悟 #午昂随笔 #优质瞬间计划
>>阅读更多
用户:𝓔𝒹𝓌𝒶𝓇𝒹࿚🐾
2025-03-27 02:46:42 晴
防止焦虑
不要在开始之前就害怕结束,不要在拥有之前就害怕失去,不要因为可能出现的糟糕情况,而把本应该快乐的日子,提前过的糟心。如果宇宙间的一切力量都处心积虑要把你的牛奶打翻,那么你哭也没有用。既然是注定发生的事情,就不要费力气去想怎么制止它,不如认真的想一下如果牛奶被打翻了该怎么收拾。
#SoulReal情感 #情感树洞#情感共鸣
#SoulReal文学 #人生哲理#阅读感悟 >>阅读更多
用户:半畝花田种春風
2025-04-29 19:20:25 晴
当原野成为药方,我们终将会与自己和解
——
很喜欢这本《心向原野》。
城市钢筋的缝隙里,藏着现代人困在焦虑中的倒影,但梅比说,荒野能缝合所有破碎的褶皱。
读了真本书,更加理解了自己爱绿色,爱野外,树木,花草和风……
作者梅比在事业巅峰时被抑郁击垮,却在东安格利亚的沼泽、苔藓与野马群中重生。他像观察雨燕迁徙般凝视自己的伤痛,发现“野性”才是治愈的密钥。
当人类褪去“理性”的枷锁,回归自然节律,焦虑便如晨雾般消散。心理学中的“亲生命性”理论在此刻闪光:我们天生需要与万物共鸣,像蒲公英种子随风漂泊,却终在泥土中找到根系。
书中最动人的并非壮阔风景,而是梅比蹲下身子抚摸苔藓绒毛的瞬间。心理学认为,专注自然细节能激活副交感神经,让多巴胺自然流淌。
他写猫咪探险、啄木鸟的笃笃声,甚至夜行观察飞蛾——这些看似无用的“游戏”,实则是用五感重构认知,对抗现代社会的“节律失配”。正如正念疗法所言“治愈从凝视一片叶脉开始。”
书中荒野与猫咪的故事,也暗合自我疗愈的路径——
野草哲学:
允许情绪如野草肆意生长,不修剪、不评判。梅比说:“痛苦和苔藓一样,会在潮湿处悄然蔓延,却也能织就柔软的地毯。”
季风周期:生命如季风,总有枯水期与丰盈期。接纳低谷时的“蛰伏”,如同沼泽等待雨季重生。
那些被社会规训“要稳定”的人,或许更需要一场“荒野出走”哪怕只是下班路上数一片银杏的飘落。
我们总以为治愈在“诗与远方”,但梅比在橡木小屋中写道“大地早已备好药方,你只需赤脚站立。”
我突然想到心理学中的“接地效应”证实:接触土地电荷能平衡身心炎症,而一株窗台的蒲公英,便是都市人的微型荒野。
最后分享书中让我触动的句子:
“当我把自己交给大地时,风替我翻开了故事的下一页。”
你有多久没让衣摆沾上草籽了呢?不如从这个五一假期开始,去公园找一片无人问津的绿色,蹲下的那一刻,荒野就在你掌心苏醒。
分你一颗蒲公英种子,愿大家都能疗愈自己。
#温柔生长力 #自然心理学 #读书#读书笔记 #阅读感悟 #SoulReal情感 #五一生活充电挑战 #生活中的小确幸 >>阅读更多
用户:半畝花田种春風
2025-04-12 08:52:42 晴
《白夜》
——对着屏幕就可以决定“喜恶”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拥有四夜的纯粹心动?
天气不好,有风有雨,适合宅在家里,读一读书。这本口袋书,很适合。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白夜》在风雨交加天气感受陀翁笔下的“纯爱暴击” 。
眼花缭乱的社交广场上,很多人习惯了点击屏幕速配、试探、深夜EMO的动态,诱人的图片……可当算法将相遇变成一场精准的“数据匹配”,你是否还记得,爱情最原始的模样,是四夜的陪伴、一瞬的凝视,和一句“愿你的天空万里无云”的祝福?
翻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仿佛穿越回圣彼得堡的夏夜。
那个孤独的幻想家,用四个夜晚与少女娜斯津卡相遇、相知、相守。他陪她等待失约的旧爱,却在黎明破晓时,目送她奔向另一个怀抱。
“整整一分钟的快乐,难道在一生中还不够吗?”
他最终选择将爱凝成祝福,像一场无声的雪,融化在彼得堡的晨曦里。
我们何尝不是那个“幻想家”?
在社交软件里编织心动,用表情包代替情话,用“试探”丈量真心。可当算法推送的“完美匹配”终成泡影,我们是否也像娜斯津卡一样,在“已读”与“未读”的缝隙里,渴求一份真实的温度?
我觉得什么是爱呢?不是占有,而是看见对方灵魂的褶皱后,依然愿意点亮一盏灯。
哪怕结局是擦肩而过,但那些共度的瞬间,
像深夜长谈的语音条、雨天共享的歌单、短暂的相遇的匆匆一瞥……这些早已成为生命里的“永恒一分钟”。
当下这个社会“笨拙”,多思又情感丰富的“多情之人”必定孤独。
这本书,直面内心的荒原。
如果相遇注定是偶然,离别终将是常态,
我们是否还敢像那个“白夜幻想家”一样,
用最笨拙的真诚,去赌一场不问结局的心动?
“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愿你的天空万里无云,愿你的笑容永远清澈如初。”
“爱是灵魂的余震,哪怕只有一分钟,也值得用一生去回响。”
写给每一个,为了心中那份“纯爱”或坚守,或痛苦过的人。
就让陀翁的文字,为你下一场永不融化的雪吧。
#写给自己 #阅读感悟 #阅读感悟 #SoulReal文学 #优质瞬间计划 #读书 #阅读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阅读更多
用户:一花一世界………
2025-04-23 10:19:40 晴
世界读书日,聆听《道德经》里的人生智慧
在世界读书日这天,聆听王晨阳先生讲《道德经》,讲道家的吉祥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字字珠玑👍👍👍👍
“慈”并非单纯的慈祥、慈爱,而是拥有一颗柔和的心,以温和的方式待人处事。这颗柔和的心,是日积月累的能量储备,让我们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如水般灵活应变。它绝非软弱,而是懂得适时“化身山洪暴雨”,在必要时展现出坚定的力量。
“俭”强调的是化繁为简,直指事物本质。生活与问题往往被繁杂表象所掩盖,我们要学会摒弃形式主义的干扰,聚焦核心。抓住本质,以简洁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不被细枝末节绊住脚步,正如“大道至简”所揭示的智慧。
“不敢为天下先”,不是自甘落后,而是保持谦逊的姿态。不盲目自负,正视自己的不足,以更积极的态度去努力奋进。这种谦逊,是推动自我不断向上的动力。
读书日的这场分享,让我深刻体会到阅读经典的意义。每日读书,滋养身心,启迪智慧,让我们在《道德经》等经典中汲取养分,践行“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阅读感悟 #读书语录 >>阅读更多
用户:半畝花田种春風
2025-04-13 20:58:52 晴
《卡拉马佐夫兄弟》
——在生活的褶皱里,寻找爱的温度,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箴言,照见平凡中的光。
跑完步,一身汗,洗完澡,清清爽爽,坐在书桌旁,开启最惬意的时光。
罗翔老师在接受访谈的时候说“要爱具体的人, 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这句话的出处,正是陀翁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亲爱的你,是否曾在疲惫的生活中问过自己:
“爱究竟是一种宏大的理想,还是一件需要弯腰触碰的琐事?”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给出的答案。我在想,在思考,其实,爱抽象的人,容易;爱具体的人,需要勇气。
我们总被远方和宏大叙事吸引:为屏幕里的故事落泪,为陌生人的苦难叹息,却在面对身边人的棱角时,轻易生出厌倦与失望。
正如书中的伊凡,他相信“爱全人类”的哲学,却无法接纳一个真实的父亲。他的理性像一把冰冷的刀,剖开人性的矛盾,却唯独漏掉了爱应有的温度。
可陀翁借阿辽沙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是看清对方的缺陷后,依然愿意俯身拥抱那些破碎的瞬间。
书中的格露莘卡,一个被世俗唾弃的女人,却在绝望中守护着对爱的信仰。
她像野草一样坚韧,用真实的情感对抗虚伪的道德审判。而阿辽沙的温柔,不是软弱的妥协,而是以柔克刚的力量——他让暴戾的德米特里在忏悔中重生,让孤僻的伊留莎在临终前被温暖包围。
女性的敏锐与共情,恰恰是“爱具体”的天然禀赋。
我们不必成为圣母,生命的答案,藏在具体而微的光里。
我查了一下陀翁写下这本书时的背景资料,正经历丧子之痛与贫病交加。但他依然相信:“爱能融化一切苦难。”
爱具体的人,从来不是牺牲,而是救赎自己的旅程。
生活没有宏大的意义脚本,但每一刻具体的爱,都能让灵魂生根。
合上《卡拉马佐夫兄弟》码下这些字。
与阿辽沙一起,在破碎的人间,种下温柔的星光。
#写给自己 #阅读感悟 #读书与思考 #阅读 #读书 #我要上开屏 #优质瞬间计划
>>阅读更多
用户:𝓔𝒹𝓌𝒶𝓇𝒹࿚🐾
2025-03-27 00:16:57 晴
高手都是没有情绪的,你注意观察你身边那些动不动就生气的人,没有一个是智者,生活过的一团糟,不要随意气愤,所有的气愤都是愚蠢。高手心中呢,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解决问题,解决不了呢,就换办法再试,绝对不会被情绪带偏,情绪只会制造问题,没有人能够左右你的情绪,只有你自己不放过自己。谁的心里没有点事儿呢?都只是学会控制罢了。在你生命当中最好的年纪,身体健康,亲人平安。希望你能够明白,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心情就一团糟,记住,除生死之外无大事。
#SoulReal情感 #情感树洞#情感共鸣
#SoulReal文学 #人生哲理#阅读感悟 >>阅读更多
用户:𝓔𝒹𝓌𝒶𝓇𝒹࿚🐾
2025-03-27 00:21:03 晴
生活,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错过的就当作是路过吧!
#SoulReal情感 #情感树洞#情感共鸣
#SoulReal文学 #人生哲理#阅读感悟 >>阅读更多
用户:𝓔𝒹𝓌𝒶𝓇𝒹࿚🐾
2025-03-27 00:03:53 晴
我不高攀有钱人,因为我不花他的钱,我也不低看穷人,因为他不靠我生存,我更不奉承得意的小人,因为他入不了我的眼。我只相信三种人,一是跟我同甘共苦的人,二是在我跌倒的时候扶我一把的恩人,三是我一无所有依然不离不弃的人。一生苦短,哪有时间虚伪?#心情打卡
#SoulReal情感 #回声树洞#情感共鸣
#SoulReal文学 #人生哲理#阅读感悟 >>阅读更多
用户:𝓔𝒹𝓌𝒶𝓇𝒹࿚🐾
2025-03-27 00:15:09 晴
我好像不期待 你能联系我了#心情打卡
#SoulReal情感 #情感树洞#情感共鸣
#SoulReal文学 #人生哲理#阅读感悟 >>阅读更多
用户:半畝花田种春風
2025-04-07 10:26:47 晴
我的春日书单
——在流动的风景里,与李娟共赴一场心灵远行
清明过后,天气越来越暖了。工作日,返回路上,包里背一本书,是对这晃晃悠悠的时刻最好的回馈。硬座的木纹桌板衬托着蓝色的封面格外漂亮。
这一刻,车厢摇晃的节奏仿佛与书页间的文字同频。这本书,是李娟写给所有“夜路人”的勇气诗。
她说:“走夜路时,要大声歌唱,让远方的大棕熊听见,为你在寂静中让路。” 那些关于成长、孤独与和解的故事,像一列穿越隧道的火车,黑暗时轰鸣,光明时轻盈。
你会遇见那个在超市里幸福到膨胀的女孩,也会心疼那个在租屋里不敢买易碎品的自己。原来,生命的裂缝里,照进的不仅是光,还有歌声。
李娟的笔触是四月的风——清冷中带着暖意。
她写时间:“收容我们全部的庞大往事,向深渊坠落”;
写孤独:“石油天生该深埋地底,悲痛天生该藏在心里”。
可她又说:“就算什么都失去了,至少还有幽默感和希望。”
翻翻书,望着远方,
仿佛风挤进来,携着远方的草香;
阳光斜斜地铺在段落间隙,像一条发光的河;
而你,在别人的故事里,听见自己心跳的回声。
若你也在城市森林中独行,不妨学李娟:
允许自己偶尔“轻飘飘”,像租来的生活一样不必沉重;
对超市的满架商品理直气壮地幸福;
在焦虑的深夜,哼一首跑调的歌,吓跑所有胆怯的阴影。
“生活嘛,慢慢去做好了。世界翻了个个儿,古老的心灵仍走在命运的路上。”
春日不迟,相逢有时。
愿你的旅途,有书,有光,有勇敢的歌。
#我的春日书单 #优质瞬间计划 #读书 #阅读分享 #阅读感悟 #给souler安利一本书 >>阅读更多
用户:半畝花田种春風
2025-03-08 08:50:42 晴
“与文字私奔”的清晨,沈从文《流光》
——
上班了,列车东去,凌晨早起,去烟台的路上,车窗裁成流动长卷,卧在窗的角落,书页沙沙碾过铁轨的节奏。
这个被速度定义的时代,摇晃的绿皮火车,唯有捧书的时刻,连光阴都学着猫步,在字里行间优雅地踱。
三八节读沈从文,见翠翠的倒影在沅水潋滟,见三三的银镯在茶峒生辉。那些未曾被岁月蚀去的温润,原是时光窖藏的酒酿。
女子当如山谷幽兰,既承得住露重霜寒,也酿得出满涧清芳。且让沈先生的文字作舟,载着今日的我们,穿过无数个三月八日晨昏,在永恒的溪流里照见自己的光。
愿所有女性,都能有让自己内心温暖且从容。三八节快乐。
#阅读感悟 #读书 #优质瞬间计划 >>阅读更多
用户:半畝花田种春風
2025-03-04 15:15:33 晴
黑塞笔下的双生火焰,一个在云端用逻辑编织星辰 一个在泥里用欲望浇灌玫瑰
——你更向往哪一种人生?
纳尔齐斯,一位聪慧而内省的修道士,歌尔德蒙,一位追求感性与自由的艺术家。
他们的友谊与思想碰撞,展现了理性与感性的对立,也探讨了自我认知与人性之间的深刻命题。
真正的完满不在任何单极,而在于让逻辑的溪流浸润感性的荒原,让激情的野马佩戴理性的缰绳。
当我们撕裂“灵与肉”的虚假对立,终将在生命的裂隙中看见永恒之花绽放的奇迹。
我想这正是黑塞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让这对看似对立的灵魂在碰撞中迸发出惊人的启示吧。
这个初春阴霾的午后,大概是熬夜后的午睡特别香甜,一本书,一杯茶,一些思考。
#读书 #优质瞬间计划 #阅读感悟 >>阅读更多
用户:半畝花田种春風
2025-03-11 17:47:50 晴
《睡不着的那一年》
——
失眠是灵魂在深夜涨潮。
萨曼莎·哈维的这本书,像一封寄给夜行者的长信。
她说:“每个无眠的人,都在替世界承担多余的清醒。”
没有鸡汤,没有催眠指南,只有一场对失眠的深情凝视。
凌晨1点的秒针是心跳,2点的月光是止痛药,3点的街道是褪色的电影胶片。
而清醒,成了我们与孤独签下的秘密契约。那些戳中泪腺的句子,是暗夜里的萤火。
“失眠时,连呼吸都像一场小型葬礼。”
她剖开记忆的冻土:死去的宠物、未寄出的情书、锁在抽屉里的病历单……
原来我们不是“睡不着”,而是身体替往事在守夜。 “黑暗教会我:人类是宇宙的孤儿,但可以拥抱彼此的影子。”
她用哲学稀释恐惧,把焦虑熬成诗——
写死亡的震颤,写时间的褶皱,写爱如流星划过意识的荒原。
“他们说晚安,而我悄悄点亮了灵魂的应急灯。”
原来世上总有人在同时失眠,像散落银河的孤独卫星。
我想如果你总在深夜咀嚼回忆的玻璃渣 ,如果“睡了吗”的对话框让你打了又删除。又这本书会轻轻捂住你的眼睛:“嘘,痛苦也可以很美。”
#读书 #阅读感悟 #优质瞬间计划 >>阅读更多
用户:echo
2025-04-22 23:37:21 晴
犹豫之间 又意犹未尽 还是决定写一则小读后感 为这美好的夜读留下些遐思…[微笑]
此刻捧读的是周国平老师的《灵魂似乎还活着》 ——这是他读崔健歌词的一篇随笔[比心]
对前者——周国平老师 我是喜爱的 喜欢他朴实无华的文字力量 也喜欢他涓涓道来的真实见地
而对后者——崔健老师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并无太多发言权 生不逢时 错过了他歌唱的时代 老实说 听过的他的歌屈指可数
👍可在周国平老师的笔下 我竟有些汗颜——原来自己曾与这样一位灵魂歌者差点儿擦肩而过 幸好✌️如今坚定地遇见
周老师不胜枚举 把崔健的作品悉数捧场个遍 只为做实他的观点 “崔健应该属于我们时代一切关心自己生存状态和精神生活水准的人!”(p.131) 读罢不疑—— 已收获一枚我这后知后觉的迷妹[偷笑]
譬如歌词“现实像个石头,精神像个蛋,石头虽然坚硬,可蛋才是生命” Such a rare metaphor这无人质疑的罕见诚实啊!周老师如此解读“…保护好精神之蛋,不要让它被坚硬的现实之石击碎。”(p.139) [比心]是啊!灵魂活着才是人生最最重要的事儿!
👍👍通篇周老师不惜笔墨 借用崔健的歌曲 频频注解一种精神创造来源于一个健康的生命本能托举着一个坚实的精神内核“正是这种内在的真实和坚定,使他在变化中的时代现象面前保持着清醒,自然而然地拒绝一切虚假的存在。”(p.140) 好哇塞[吃巴掌][爱心点赞]
[比心]本篇最末一句话 堪称点睛之笔 又似乎寄望远方“在这个时代里,灵魂似乎还活着。”(p.151) …
好吧🤷♀️小女够胆 许我把一句喃喃自语放在这里做个摇尾呼应吧:当认知沉淀为肌肉记忆时 请让感受来升华生命直觉 如此这般 才是真正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哦~[微笑]
到点啦 搁笔哦 找周公去 晚安啰💤
#读书,读自己 #文字记录生活 #文艺 #阅读感悟 #周国平 #崔健 >>阅读更多
用户:书生秋桐
2025-03-27 07:36:33 晴
【做大事的11个启发式】
1.雇佣一位“建筑大师
2.组建完美的团队
3.多问“为什么”
4.用好“乐高积木”
5.慢思考,快行动
6.采用外部视角
7.注意自己的缺点
8.说“不”,然后走开
9.广交朋友并维持友谊
10.考虑减缓气候变化
11.最大的风险是你自己
每一条都需要自己慢慢去悟。让我感到新奇的是作者把气候变化作为单独的一条拿出来。考虑减缓气候变化,这是所有人面临的问题,这不仅是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也是为了你的组织、你的家庭和你自己。
亚里士多德将实践智慧定义为双重能力,既既能够发现什么事对人们有益,也有能力完成这些事情。
联想到自己做的再生资源利用,无疑是对人们有益的,而且我相信我也会有能力把这件事做好。
老罗说,人活着或多或少都在改变这个世界,要么你让它变得更美好一点了,要么让它变得更坏了。💤
#阅读感悟 #人生 #保持热爱 #我们都在奔赴各自不同的人生 #感想 #随感 #今日份读书笔记 #笔记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