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ZiRaul
    #钓鱼城 #合川 #南宋 #旅行 #SoulReal摄影 #历史 公元1258年秋,此时的宋蒙之战已打了20余年,钓鱼城也已坚守了15年,这其间窝阔台汗去世,拔都停止了西征,蒙哥是取得了拔都的支持,才坐上汗位,考虑到帝国和自身的政治需要以及钓鱼城巴蜀要津的战略位置,蒙哥汗亲率主力抵达久攻不下的合州钓鱼城。 次年春,钓鱼城之战正式打响,五个月之后,蒙古大汗蒙哥被砲矢击中,兵败身亡,上帝折鞭。此后旭烈兀闻讯,再次停止了西征,已南下渡过淮河的忽必烈闻讯和林正密谋立阿里不哥为汗,遂即北归,争夺汗位,1260年登基称汗, 阿里不哥遂即也称汗,虽然阿里不哥最后失败,但是帝国和黄金家族内部分崩离析的局面已然突显。 史学界有一种观点,欧洲之所以没有在“上帝之鞭”的鞭笞之下成为广袤的大草原,可以说是因为四川合州钓鱼城的军民牵制了蒙古帝国太多的精力,导致宋蒙之战迟迟不能结束,被拯救了的欧洲此后才有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致后来的『工业革命』,钓鱼城之战拥有世界级的影响力。 蒙哥汗死后又经历近20年的攻守战,终于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1279年王立开城投降,钓鱼城之战结束,此刻的钓鱼城已经坚守了36年,开城投降两个月后,南宋最后一个战时丞相陆秀夫怀抱着七岁的小皇帝赵昺投海自尽,南宋灭亡,两宋319年。 >>阅读更多


用户:sosoul
    1259年的钓鱼城之战,征战南宋的元宪宗蒙哥毙于城下。抽向埃及的上帝之鞭停止了西征,转而支持四弟忽必烈击败七弟阿里不哥获取汗位。相较于偏保守的阿里不哥,忽必烈对汉文化更加包容和开放,但是在政治上更加中央集权,导致蒙古军团高层的分裂。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也走向了事实上的独立。 ​小小钓鱼城,如同蝴蝶的翅膀,轻轻一扇,影响了700年前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一直坚守到1279年崖山之役后南宋灭亡,才在获得忽必烈“不屠城”的承诺后开城投降。主将王立获节度使封号,而其他30多位不降官兵则选择了拔剑自刎,好在城中百姓安然无事。#自然美景 #钓鱼城 #南宋 #元朝 #历史 >>阅读更多


用户:黄爱钧
    方塔公园间植的十几棵百年黄杨有几棵开花了,关于树龄,其中有两棵是200多年以上的,我用微距拍了几张作图。三年前整理古树名木时,发现我们灵岩山寺有一棵350多年的老黄杨,栽种应该在明晚期,比灵岩山顶修缮作为康熙乾隆行宫时期更早,其能在咸丰年间免于兵糜,也是大幸!这黄杨树生长缓慢,见惯不惊了百年风云,和人生短短几十年荣辱与共相比,真的不能牟取同频共振,写一文记叙,《黄杨花影里的时光》: 方塔公园的百年黄杨在暮春时节绽开米粒大小的花苞时,我举着微距镜头凑近那些细碎的白花,取景框里的花瓣纹路清晰如掌纹。大前年整理本寺古树名木时,才知道我们灵岩山寺有一棵350多年的老黄杨,其栽种应该在明晚期。今天下午茶歇时,恍若看见三百多年前某个清晨,某个秀峰寺的僧人将幼苗栽入灵岩山多宝佛塔的瞬间。这棵跨越明清两朝的黄杨,年轮里裹挟着康熙乾隆南巡时的车马声,也凝固了咸丰年间兵戈相击的冰铁寒光。 黄杨生长很慢,每年仅长寸高,这样的生长速度在人类眼中近乎是静止的存在。当我们在尘世里奔走追逐时,它们正用年轮镌刻着另一种时间。那棵三百五十岁的老树目睹过三十次甲子轮回,枝桠间栖息的鸟雀换了千百代羽衣,树皮褶皱里却始终流淌着明晚期的月光。这种近乎凝固的生长,恰似佛寺多宝塔檐角悬着的铜铃,在疾风微脉中保持着亘古的节奏。而在大寮前那一座塔镇,则诉说着南宋以降的千年姑苏往事。 人总在丈量生命的长度,耄耋百岁,活久见;而黄杨教会我们丈量生命的厚度,淡看风云,悟禅机。当指尖触碰到龟裂的树皮,忽然懂得那些被战火淬炼过的纹理,远比新抽的嫩枝更具神性。古树将沧桑化作年轮里的沉香,把劫难沉淀为根系里的琥珀,这种生存智慧让短促的人生顿显轻盈,我们何必执着于追赶时光,不如学古树将岁月捻成佛珠,在无常中修炼次第的定力。 微距镜头里的黄杨花随风轻轻颤动,恍如二百年前初绽时的模样。忽而一阵春风吹过,耳畔建炎遗构的方塔风铃清脆,或许生命的真谛不在快慢,而在于是否能在每个当下,活成自己年轮里最稳行健远的刻度!#苏州 #常熟方塔街 #南宋 #苏州灵岩山 #黄杨木 #瓜子黄杨#木渎 #独一无二的灵魂 #生活要有仪式感 #我在soul碎碎念 #我在人间凑数的日子 #平凡中流淌的美好时光 >>阅读更多


用户:汉王马超
    (图2)十字军南宋剧本,1137参与岳飞的北伐,这是我第一次参战,我只有500步刀手,金人南下,后果可想而知,我奋力杀敌,在岳将军的带领下,我们大军披荆斩棘。就在占领金人的地盘,收复失地,赵构竟然无条件和平了,停战15年 20年后岳将军已老矣,但是老当益壮,1157年金人南下,由于岳将军年迈,金人大军占了上风,战事吃紧,损失不少兵马,后方补给供应不上,不得不后撤, 1160年我马家军率领1000精兵增援岳将军,金人兵力实在是太多了,我损失大半兵力,岳老将军也只有3000多兵力了,金人三万大军长驱直入,所到之处尸横遍野,我也感叹,哎,若是当年咱们一路杀到金人主城,收复失地开封! 我们失败了,岳将军跟我说,马超你不要气馁,接下来就靠我们后代了... 岳将军四个儿子战死了三个,最后一个还没有官职,这样也好... (图2)20年后,马超病死,马超之子马侍谨遵父亲马超教诲,马侍背负着岳家军之名! 这期间马侍率领4千精兵,与张老将军并肩作战,击退金人数次大军,最后被封秦王,但是皇帝受小人懵逼,在我马侍最后一次对抗金人战士中失利,战死中原。 手下不忍马将军志向就此结束,分别建立魏,晋,大齐对抗金国 (图3)公元1200年蒙古崛起 1200年秦王马,率军收复大齐,南宋和平20多年。 1203(图4)年蒙古帝国灭夏 1207(图5)年蒙古大军来者不善,秦王马受诏命出战,从率领几千人,到现在7万大军 泾原大战 我率军扎营街亭,蒙古敌人各各精悍,我军抵达此地也是急行军,士气不足,体力不足,秦王缺乏经验,街亭易攻难守,蒙古大军铺面而来,也许7万头猪也得杀几天,可我就这样败了... (图8)1208年秦王马战死,南宋也灭亡了,我继续扮演马家族,各路起义军抵抗蒙古,但也纷纷被镇压 (图9)60年后成吉思汗去世,又过了不久他儿子也去世,蒙古分裂,马家族赞了好几代人的钱财, 起义!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我扮演马家族打折朱元璋的口号,击败了蒙古!(好吧~_~后来实在是不甘心就开了) 7万打7万,几十天就败了,光速亡国[捂脸哭],也是体验了跟着岳飞北伐 (十字军南宋剧本大概剧情)#十字军之王3 #p社 #南宋 #大明风华 >>阅读更多


用户:韦礼哲de妤
    脚下是1127年南宋小朝廷的临安都城~小山头上居然还有明末崇祯年间产物~两次汉文化一个被蒙古人破坏一个被满清蛮夷破坏~可惜啊~#南宋 #杭州 #51去哪玩 >>阅读更多


用户:请叫我先生
    #优质瞬间计划 #岳飞 #岳武穆 #满江红 #南宋 #宋高宗 #SSR创作中心 赤血丹心照汗青 从少年到将军,岳飞的三次人生淬火 【少年篇·刺字为骨,寒梅初绽】 1122年冬,相州汤阴的茅草屋里,一盆炭火将熄。 19岁的岳飞跪在母亲姚氏面前,烙铁在炭中烧得通红。针尖刺破皮肤的细微声中,"尽忠报国"四字渗入血肉——这不是传说,而是《宋史》记载的真实场景。 少年岳飞在贫寒中早熟:白日进山拾柴,夜晚借着雪光读《左氏春秋》,师从周同习得"一县无敌"的弓马功夫。但真正塑造他的,是母亲用绣花针刻下的精神图腾。当金兵铁蹄踏碎汴京时,这个在饥寒中淬炼出的少年,注定要成为南宋最锋利的剑。 【青年篇·剑出临安,长河饮马】 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的捷报震动临安。31岁的岳飞在军帐写下《满江红》,墨迹未干的宣纸上,"三十功名尘与土"道尽十年征伐的沧桑。这个曾在杜充部下当敢死队长的青年将领,亲历过建康城破时百姓的哀嚎,目睹过同袍为抢渡长江互相践踏的惨状。他创建的岳家军纪律之严,史书记载"卒夜宿民户外,民开门纳之,莫敢入"。在朱仙镇大破金军铁浮屠时,士兵们发现主帅的铠甲竟比普通士兵更残破——这或许解释了为何金人会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中年篇·十二道金牌与未竟的长河】 1140年七月,郾城大捷的硝烟尚未散尽。38岁的岳飞接到第十二道金牌,青铜令牌在掌中冷如玄冰。《三朝北盟会编》记载,他北望开封九叩后撤军,百姓拦马痛哭声震四野。临安风波亭的寒月下,狱卒发现这位名将背上的刺字早已与疤痕融为一体。当"莫须有"的罪名降临,他留下的绝笔不是自辩,而是八个墨色淋漓的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历史的余烬与永恒的火种】 岳飞终究没能"直捣黄龙",但他用生命完成了对"尽忠报国"的终极诠释。在杭州栖霞岭的岳王庙里,秦桧夫妇的跪像历经八百年风雨,而正殿"心昭天日"的匾额始终光耀如新。这位从寒门少年成长为民族精神图腾的将军,用三次人生淬火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看透时代的局限后,依然选择把生命熔铸成照亮黑暗的火把。 今日重读岳飞,不仅为追怀一段悲壮史诗,更为铭记——在理想主义屡遭嘲弄的时代,总有人愿以热血书写信仰的纯度。 >>阅读更多


用户:锦瑟
    一味的物质优待和制度保护,并不能创造出士大夫们健全的政治品格、高昂奋进的精神状态。外在的刺激毕节不是万能的。#南宋 #张程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