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雪儿
2025-03-26 11:34:37 晴
宋明理学是禅宗和儒家的思想融合。禅宗是佛学和道家的融合,最后落实到儒家系统当中,吸收了佛家和道家的思想,儒禅汇通,就变成了中国的宋明理学。因此,宋明理学是中国儒释道集大成者。而掌握了朱熹,几乎就掌握了宋明理学。
曾经一直对朱熹和宋明理学有所误解或偏见,现在是时候改变既有观念,重新学习和理解,弃糟粕留精华。
#读书与思考 #享受独处的快乐 #琴棋书画诗酒茶 #终身阅读,阅读终身 #读书 #今日读书笔记 >>阅读更多
用户:X律
2025-02-24 09:05:04 晴
早期的互联网创建者,他们的初衷是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互联世界。但是没有设计去中心化的机制,底层的互联协议没有设置变现机制。
所以造就了一个又一个互联网平台,小部分的投资人也获得巨额财富。通过垄断和算法也让很多中介赚取了大量佣金。
所以 wep3.他们并不是在创造全新的东西,而是使互联网实现其最初的愿景。
#今日读书笔记
>>阅读更多
用户:雪儿
2025-04-14 15:45:52 晴
观物,观天地万物之道。
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有性、有命。
非以目观之,而观之以心也;非以心观之,而观之以理也。
观物的观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用心去感知去体会去察觉,也就是《心经》里说的“照见五蕴皆空”的“照见”。
不但用心还要观它的理,这个理,我的理解也就是事物的运行的规律或法则。金木水火土各有其理。
万物的“性”指它的性质状态,金木水火土各有其性。
万物的“命”,也就是变化周期,佛经里面讲到世界有成、住、怀、空,有情众生有生、老、病、死,念头有生、住、异、灭,就是命。#读书与思考 #读书碎碎念 #今日读书笔记 #书法练习 #篆书 >>阅读更多
用户:雪儿
2025-03-27 15:32:06 晴
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这方面还需反省与用功。#读书与思考 #读书碎碎念 #读书 #今日读书笔记
图:篆书创作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宋·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
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
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
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书法 #琴棋书画诗酒茶 #篆书
>>阅读更多
用户:幽兰
2025-01-24 22:21:44 晴
《坚果读书笔记40》
前言:
我这几个月,看书,这里一下,那里一点。
这本书看一点歇一会儿,去看别的。
今天打开,想把剩下的一千多页看完,肯定是不成的。
看到这些文字,过去在作者其他书籍里也产生过类似的认同感。
还是复制粘贴给大家愿帮助到你们。
心理学书籍经常会强调悲伤,专业的说法叫哀伤过程,指任何一份失去都会引起我们心中的悲伤,如果我们让这悲伤流动,就意味着我们接受了丧失、接受了失去。悲伤的流动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巨大的失去引起巨大的悲伤,而巨大的悲伤在一定的时间内流完,这就是所谓的哀伤过程。
你必须在面临巨大的失去的时候完成这个哀伤过程,这样才意味着你接受了你人生的不幸。
当你的人生遇见各种不幸,你会产生一个很本能的感觉,这个感觉就叫作悲伤,悲伤也许是所有的感受里最重要的一种。你能否让你的悲伤流动,意味着你是否能够真的接受人生的真相,你是否真的有智慧。
接下来是愤怒,或者是我更喜欢的另一个词,叫作攻击性,这个过程展示了人性的奥秘和复杂。我原来以为我的心理医生会给我讲许多人性的奥秘,其实不然,我们的话题大部分涉及攻击力。
如果一个人不能直接对别人表达愤怒,而是绕着弯去表达攻击性,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被动攻击。例如,不直接拒绝别人,而是拖延。每个人心里都有大量的愤怒,你能否觉知到你的愤怒,你能否合理表达你的愤怒,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弗洛伊德说过:“一个人能否合理表达自己的攻击性是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如果一个人做不到这些,就必然有心理疾病。
恐惧是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它的重要之处在于越让自己害怕的东西就对自己越重要。我们平时怕的“鬼”“冤魂”,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压抑在心里的愤怒、恐惧久了多了就变成了我们心里的“鬼”。它告诉你有些东西在生命里非常重要,你必须学会面对。你真正恐惧的是悲、是丧失,比如,你越是没有安全感,就越害怕一个人离开你。
嫉妒:压抑嫉妒便是削弱竞争力
嫉妒也许同样是我们特别不愿去面对的一个东西,因为大家都知道,吃醋、嫉妒狂,都是在描述那些看上去很不受欢迎的人。其实嫉妒和竞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你克制自己的嫉妒,就意味着你在克制自己的竞争力。这会造成很多问题,例如,不能够在职场成功升职。
接纳黑暗,打开生命的通道
悲伤、愤怒、恐惧、内疚和嫉妒,还有简单谈到的羞耻,我很想说,这些都是我们生命中很重要的能量。
我的书签上有一句话:“成为你自己。”什么是自己呢?其实,在这个所谓的自己身上,往往所谓坏的东西比所谓好的东西更加凸显本质。悲伤、愤怒、恐惧、内疚、嫉妒和羞耻中藏着我们生命的本质。我们想成为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更好的人,想把真正的自己活出来,就需要去触碰这些东西,理解和接纳这些东西。
罗杰斯说过:“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通常我们认为这句话是对别人说的,但是其实这句话同样可以放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需要深深地理解和接纳我们自身。接纳自身什么呢?如果你已经是一个特别好的人,那还有什么要接纳的呢?大家都知道,所谓要理解和接纳的东西通常就是你心理上的那些黑暗面。
非常有意思的是,当你一旦深深地理解和接纳了这些所谓的黑暗面时,它们就是美,就是生命中最棒的东西,你会觉得它们根本就不是黑暗,而是从黑暗转化成了光明,从丑陋转化成了美好。同时,你会深深地体验到什么是自由。这时候你就知道能量流动、生命力流动的感觉是怎样的了。
弗洛伊德说噩梦是潜意识的一种,如果你从噩梦中醒来,身体不能动弹,可以尝试去体验这种感觉。你的身体保持不动,你的脑袋没有做很多工作,就意味着你没有切断流动的潜意识,而这就是最好的理解和接纳。而一旦你理解和接纳了,让它们自由流动了,一开始你会很难受,但是坚持下来就是美好的体验,能坚持15分钟就已经是极限了。
再次重复这句话:真实胜过完美。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今日读书笔记 #读书随感 #读书摘记 #今日读书分享 #读书分享 #成长心理学
#搬运侵删 >>阅读更多
用户:CStreetcorner
2025-02-10 11:30:36 晴
2025年第一本书📚
读完这本书,像是经历了一场盛大的心灵旅程,在书里见识到了不同的人生,也更加明晰自己的方向,阅读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冒险,每一页都是新的起点。合上[人间信],我又开启了新的人生思考,一头扎进书里的世界,才惊觉自己以前的认知有多狭隘,读书真的是拓宽视野的最快途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今日读书笔记 >>阅读更多
用户:雪儿
2025-04-16 11:48:53 晴
《易经》有云:“义者,利之和也。”
义,道义也。以义取利,乃和。#读书碎碎念 #今日读书笔记 >>阅读更多
用户:只因白驹过隙,不为取悦他人
2025-03-25 16:24:50 晴
《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作者:弗朗西斯·福山
这是第一次读弗朗西斯·福山的作品,在其28.6万字的内容中关于政治,身份,社会,思想等,展现了作者其清澈的文笔和令人惊心动魄的反思和想象力。
就内容来说《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并非真理之书,而是一面思想棱镜——它折射出冷战后西方的自信与傲慢,也暴露其盲点与局限;它激发了对人性、制度与技术关系的永恒追问,而非提供封闭答案。 然而福山创造性融合黑格尔的“承认斗争”、科耶夫的“普遍同质国家”与尼采的“末人”概念,构建了人性需求与制度演化的关联模型,为理解政治变迁提供了哲学工具。
即便该书为后冷战时代提供了最具影响力的叙事框架,其“自由民主普世化”预言虽被现实证伪,但成功触发全球学界对制度演化的深度讨论,成为比较政治学的“基准参照系”。
在民粹崛起、AI革命、文明冲突的今天,福山的问题如自由如何平衡秩序?物质丰裕如何避免精神荒芜?等讨论,比他的结论更具生命力。
我想这本书的真正意义,在于迫使每个时代重新思考:人类对理想社会的探索,是否真的存在终点?
精彩句子摘录
1.他想要作为一个人被承认,即作为一种具有一定价值或尊严的存在者而被承认。这种价值最明显地表现在,他可以纯粹为了名誉,而甘愿冒生命之险去斗争。
2.人的多数行为都可以用前两部分即欲望和理性来解释:欲望诱使人们寻求自身没有的事物,而理性或计算则告诉人获取它们的最佳方法。可是,除此之外,人还寻求别人对自己价值的承认,或者寻求别人对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人、物或原则的承认。赋予自我以一定价值,并要求这一价值得到承认,这种倾向用今天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我们所谓的自尊。这种自尊感的倾向,源于灵魂的激情部分。它就像人天生的正义感。人认为自己有一定的价值,一旦他人以低于这一价值的方式来对待他,他就会产生愤怒的情绪。相反,人若未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会感到羞耻,而一旦被他人恰如其分地正确评价自己的价值,他就会感到自豪。
#读书记 #今日读书笔记 #随笔 #读书 #理想国 #读后有感 #碎碎念 #笔记 #记录日常 #今日份感悟
>>阅读更多
用户:moment
2025-04-03 22:16:08 晴
#今日读书笔记
别为了省事而只想要“方便”地去面对人生
回过神来
才发现我怎么成了现如今的自己
早睡打卡day9 >>阅读更多
用户:peng
2025-03-14 20:01:02 晴
半夜静下心来读书确实能让人短暂地忘记烦恼。这是因为阅读能够转移注意力,使人们从日常的烦恼中抽离出来,专注于书中的内容。这种专注的状态有助于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和焦虑。此外,书籍中的知识和故事可以提供情感上的安慰和支持,帮助人们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种体验不仅有助于短暂的放松,还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日 #今日份读书笔记 #读书心得 #今日读书笔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阅读更多
用户:旅行&
2024-09-12 21:02:11 晴
君有三戒:
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今日读书笔记
>>阅读更多
用户:夜子
2024-08-10 23:18:02 晴
《论语·宪问》
14.10: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14.11: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原 句 译 文
14.10 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贵而不骄矜,倒很容易。”
14.11 孔子说:“孟公绰担任晋国赵氏、魏氏的家臣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做不了滕国和薛国这样小国的大夫。”
#SoulReal知识
#今日读书笔记
>>阅读更多
用户:善恶之辈
2023-08-29 01:17:54 晴
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都在用自己的认知、经验去判断世界,都喜欢自己的视野边界当成是世界的边界。因为自己感受不到/看不见,就认为它们不存在,这就相当于把自己关在了一座「思维监狱」里,也是一个「认知牢笼」。#读书与思考 #今日读书笔记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