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嘿,我觉得老年的生活也还是有盼头的。我的目标是成为像桑德尔、钱理群、许倬云一样的老年人。七十岁走路带风,八九十岁思维敏捷。
顺着评价一下:
桑德尔,
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和践行者。牛批。反对黑格尔的“历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他是属于要通过自己,哪怕是一点点力量,能影响多少人就影响多少,能做出多少正面改变就做多少的人。
虽然我认为:历史在某些特殊时期的确可以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在大局上并不会产生改变。
也认为“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是一个更好的生存策略。
也认为与其相信人是理性人,不如相信猪会上树。
但我欣赏这种去改变的人,虽然这些人容易嘎掉(分环境)。
钱理群,
认为现在是一个无真相,无共识,不确定的年代。(赞同)
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做到的是:
观察:“理直气不壮”,有自己的观点但别太下绝对的判断
等待:普通人,做不了太多改变
坚守:一时看不清就沉默
尽可能做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做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
许倬云,
年轻人,除了利益和金钱之外,还有其他东西。第一不要被欲望糟蹋,第二不要自怜,不要说自己太渺小。我的自己有一半由我掌握——我的心态、我的意向、我的人格和我做人的道理。你要理解,你是完整的人,不是儿童。这一辈子,“完整的人”这四个字是你的责任。保持你的完整,不屈服、不腐化、不猥琐。
钱和许的观点适合我们的整体环境。
另外我觉得,不要去对刚,沉默是对的。
早就不是这么一个百花齐放包容度高的年代,风向转变是在2016年左右。到现在矛盾已经够尖锐,群众已经要疯了。从我们的历史来看,未来是一切都有可能,太多不确定。如果要去成为“前浪”,必定被拍死在沙滩上。
评论:
微醺时光: 十三邀[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