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对川端康成又很大的偏见,尤其不喜欢他的《伊豆的舞女》,我认为川端康成把自己编织在名为“物哀”的美之中,但他没有勇气去尝试改变。川端康成的文章固然很美,却没由来的哀怨与无力,我十分不喜欢。
如今我再读《伊豆的舞女》,却发现川端康成恰恰是哪个被拯救的那个人罢了。他的性格被“孤儿根性”扭曲,恰恰因为舞女的出现,渐渐改变他的心境,以至于从性格孤僻开始慢慢接纳他人的关切。
至于《伊豆的舞女》的结局,我倒是不认为是个悲剧,是一种稍带思念但又温馨的结局。很难说最后主人的泪流满面是出于那种具体的情绪,不光包含了对于舞女的想念与回忆,也有对于自我精神摆脱孑然而立的感动。这也是为什么泪水之中会有一种“甘甜的快乐”吧
真美啊,略带笨拙的纯真与陌生人之间亲近相待。
评论:
龙猫: 我觉得不同年龄段看川端康成会有不同感悟,《伊豆舞女》从日本文化审美出发无非写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