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篇『《人间词话》|人生的三重境界:追求、执着与顿悟』
我们很多人都会想到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只不过有些人是一闪念,而有些人却是“意难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为我们中描述了关于人生的“三重境界”,看看你在哪一重?。
第一重境界:孤独起航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百年孤独》中说:“唯有孤独永恒”。每个人的前行都是孤独的,就像一副寂寥的山水画,上面笔墨轻描,便是西风萧瑟,碧树凋零,冷寂而荒凉的颜色。的确,孤独是常态,寂寞才是伴侣。正如晏殊笔下的那个人,站在高楼之上,眺望着不可触及的天涯。那一刻,他虽然看不到终点,却找到了方向。
或许此刻你也身处“西风”之中,面对周围的荒凉,内心沸腾着无助。前路漫漫,未知的扑朔迷离,同行者寥寥无几。只是,这份孤独,却也是登楼攀峰的第一步。没有独上高楼的勇气,就没有极目远眺的广阔视野;没有西风凋碧树的冷清,就不会有对天涯的那份深切向往。
第二重境界:执着追求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卡耐基曾说:“当你奔走在追求的路上时,千万不要和自己过不去,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你想做的事,爱你想爱的人,成就你想要的事业,这样的人生才没有遗憾。”与第一重境界不同,这一阶段不再是远眺,而是深耕。你选定了目标,开始披荆斩棘,开始了付出,也开始忍受煎熬。为了那个“伊”,你甘愿憔悴,甘愿牺牲,甘愿让自己在疲惫与痛苦中不停、不歇、不止。
“伊”是什么?是目标,是理想,是你心中的那道光。它可以是学问、事业,也可以是一段感情,甚至是对为什么活着的探究。在这个阶段,所有的付出都好像自然而然。因为你知道,哪怕衣带渐宽、身心俱疲,你也无怨无悔。
当然,这一重境界,是最多人止步的地方。毕竟付出是痛苦的,失望是经常的,过程是难熬的。可是,若没有这段“人憔悴”的时光,又怎会有岁月涤荡之后沉淀的厚重和安宁?那些深夜灯下的伏案,一次次失败之后的重来,那些在艰难中咬牙坚持的日子,最终都会成为你生命中最深刻也是最亮丽的底色。
第三重境界:豁然开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禅家形容人的开悟有三个阶段:初看山是山、水是水,继而山不是山、水不是水,最终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乍一看,胡说八道,仔细品,慢慢了然。第三重境界便一个顿悟的瞬间。它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是量变引发质变的璀璨时刻。在经历了孤独的起航和执着的追求之后,你终于迎来了那一刻的“蓦然回首”。那个你苦苦寻觅的目标,原来并不在远方,而是在你身边,在不经意间的灯火阑珊处。
拥有这种顿悟,是人的幸运之处,因为你终于发现,眼前不再是“浮云遮望眼”,而是“人间共清欢”。好像经历的每一次失败、每一次坚持、每一次挣扎,都在为这个瞬间做着准备。原来那些艰难的日子,那些孤独的时光,都是必不可少的铺垫。
写在最后:王国维谈到的这“三重境界”,看似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每一次顿悟,都是下一次追求的起点;每一次的“灯火阑珊”,都在引领我们走向新的“碧海青天”。或许,境界的最高处,不是到达目的地,而是你能坦然面对过程中的孤独、痛苦和顿悟,并由衷地说一句:“此心安处,便是境界。”
与君共勉之。
欢迎点赞转发,一起抱团成长。

评论:
Claudia ·Swan💜: [点赞]太棒了
小沫: 一直都很喜欢你文字,温暖有趣,才情四溢,总让人有共鸣、有启发[猫爪]
Erin: 有时糊里糊涂启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