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路径依赖和成本 我的舅舅年逾七旬,曾经是个特级教师,后来下海经商,高龄自驾走过几十万公里从南到北。就认知来看,无疑是受过教育且见过世面的。前天我们一起喝茶的时候,我推荐了deepseek给他,我遣词造句的描述了deepseek建议精准,考虑全面,抓信息全面。但是他好像并不感兴趣。只问我:它能解决什么问题?我换了个方式,我说1.它免费且是官方软件日活用户千万,试试不会有任何损失。2.你可以让它立刻做一个自驾游计划日程。他马上感兴趣了,并和软件研究了一下午最近半年的旅游计划。 后面又谈及买茶,我们聊了四月份去哪个茶山,我提及竹叶青和碧潭飘雪在网上官方旗舰店好像很便宜,远没有找线下店2000+/斤的价格,舅舅打了一个电话,给某某竹叶青线下旗舰店的销售,得到的回复是没有降价,但是我某猫超市的竹叶青几个月以来的价格都是75-95/100g,旗舰店的飘雪也比线下店便宜很多,可是舅舅不愿意一试,坚持等几个月买下线店高价的。我想起了路径依赖说出了这个理论,舅舅表示,他已经70岁了,不再关注理论,只关心能解决什么事。聊天到这里点到即止。 后面舅舅deepseek用的很开心,查查菜谱查查攻略,但我关于路径依赖的思考萦绕于心,我们终将受困于既往经验,而为了我们的决策偏误付出更大成本,也许这就叫固化,或者说开始无力接触新事物尝试新的路径和解决办法。
评论:
何妨吟嘯且徐行丨Julian: 说了那么多废话,不就是年纪老了难以接受新鲜事物么……
作者: 1.年龄大了就算曾经认知水平较高也会难以接受新鲜事物,这是固化的必然性。2.过于专注于解决问题,有可能忽视其他可能性,这叫关注点和盲点。3.路径依赖在很多事物上都有影子,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积累的经验是全面的,固化也是全面的。4.我没提一个之前发过的不可能三角:便宜、质量好、不折腾。5.固化是可以被打破的,就比如投其所好和主观的修正。只能看到一个点,那我真是白写那么多了。
青风漭: 舅舅未必认知不到存在的收益可能性,只是能接受的试错成本对年龄敏感,随年龄降低,偏向风险保守,但长远来看不失为一种合理的资源(体力、金钱、时间)分配。
例子里,deepseek试错成本低,舅舅开放态度;买茶叶更换渠道可能导致品质下降、损失金钱、错过时机,且差价大意味着风险大。如果舅舅年至70,对于日常用品仍采取不断试新供货渠道的态度,对于生活是很大的熵增,因为选择可以说是无限且变化的。年纪大了自然会采取固化的策略。
补充不为反驳,你说的都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