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二刷《卡拉马佐夫兄弟》-2
♥
第二册就进入故事主线了,围绕费奥多尔.巴甫洛维奇被杀讲起。
♥
首先书中反复提到的“卡拉马佐夫性格”——“这种性格能兼容千奇百怪的相反极端。能同时看到最高处和最深处,既看到直上云端的崇高理想,也看到极端堕落的万丈深渊。”了解这种性格方便你理解米嘉的行为。
♥
米嘉有太多被指控的证据,比如事发前去找萨姆索诺夫和霍赫拉科娃借钱,去抵押手表,手枪。
比如从格露莘卡家拿了一个杵子说要去杀老头儿。
又比如逃跑中打破了格里果利的头。
如果顺着这些线索看的确德米特里的嫌疑最大,为了钱以及格露莘卡杀掉老爷子。
♥
但真正的凶手是斯乜尔加科夫,可他一致认为是自己收到了伊万的委托,因为伊万默许了他的这次行为。(伊万接受了他的建议去了切尔马什尼亚)
开庭前,斯乜尔加科夫自杀。
♥
开庭后的篇章也非常精彩
如果不是伊万的证词(说是自己教唆斯乜尔加科夫杀父),卡捷琳娜也不会拿出米嘉给她写的杀父的信。在这里明显看出卡捷琳娜是爱伊万的。
♥
检察官伊波里特.基里洛维奇和辩护人菲久科维奇的发言(心理分析)棒极了!他俩从心理分析的正反面把你怀疑的,想说的,能说的,全都说尽了。这一段看的真的很痛快!
♥
第一遍读的时候我就不理解为什么要用伊柳沙的葬礼做终章?为什么不继续写米嘉的逃亡?
二刷才明白,终章讲的是“爱和宽恕”类似于上册《宗教大法官》故事里耶稣对主教的一吻。
是米嘉和卡捷琳娜的互相宽恕,是卡捷琳娜和格露莘卡的互相宽恕。
也是用伊柳沙和父亲的爱来反衬米嘉和父亲的相恶。“爱不能凭空创造出来”!
♥
每每感叹陀翁对于心理描写的细腻,“如果报警,我会是目击证人!”





评论:
it's not like: 私我
弱水: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