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实习最值得偷的东西
“你实习了什么?学到什么了?”
“做了很多资料整理、打了不少电话…感觉没学到啥。”
“我的实习也差不多,但我觉得,至少能看看大佬们的做事风格。”
实习到底能学到什么呢? 我告诉你,最值得偷的东西其实不是技术技能,也不是名片和关系,而是“工作中的思维方式”。这点可能很多人都没意识到。
.
很多时候,我们都只专注于眼前的任务——发个邮件、整理个表格、打个电话——看似平凡,但实际上这些“小事”背后隐藏着职场高手们的思维模式。
.
我有个朋友,实习时在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助理,最初他也觉得自己只是个“打杂小能手”,每天做的都是一些低级工作:写文案、整理数据、回复邮件、做PPT。可是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不是这些工作本身无聊,而是做这些工作的方式和思维。
.
公司里那些资深策划,总能在简短的文案里传递强烈的信息,设计出的PPT既简洁又有冲击力,回邮件时的语言简洁明了,又能充分传达重点。
.
于是,他开始模仿他们的工作方式:写文案不再局限于字面,而是从目标受众、情感共鸣等角度去思考;做PPT时,他不再堆砌数据,而是学会通过视觉效果传达信息;
.
慢慢地,他意识到自己不只是学到了“工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方式——从一个行业专家的角度来审视、规划、处理问题。
.
那么,作为实习生,我们究竟应该“偷”哪些东西呢?我总结了三点:
1.偷思维方式,而不是简单的工作任务 实习最值得“偷”的其实是职场大佬的思维方式。观察他们是怎么做决策的,怎么规划工作,怎么与人沟通。这些都不是在课堂上能学到的,是只有通过观察和模仿才能获取的宝贵经验。
.
2..偷效率工具, 不要觉得实习就是在完成任务。其实,实习的另一大收获就是学会如何高效做事。哪些工具能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哪个流程可以让你减少重复工作?在实习中偷学到的“高效工作法”比你做的任何一项任务都要有价值。
3. 偷人脉,很多人觉得,实习就是去获取老板的签名或者加老板微信,但真正值得“偷”的是你在实习过程中结识的同行、前辈和专业人士。职场里的每一位新朋友,都是你职业生涯的潜在资源。学会利用这些人脉,提前积累你自己的行业圈子。

评论:
谦让的暖羊羊: [比心]比心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