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有“人“、有”百姓“也有”民“,此三者是否相同? 我们先看”百姓“的篇章: 第五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第十七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第四十九章: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百姓”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书·泰誓中》:“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国语·周语中》:“官不易方,而财不匮竭;求无不至,动无不济;百姓兆民夫人奉利而归诸上,是利之内也。” 《诗小雅天保》:“群黎百姓。” 这是在老子之前关于“百姓”的表述,但要知道百姓的具体意思,就要知道百姓的来源。 百姓从字面来讲就是百家姓。 在上古时期,人们是没有姓的,只有部族,为了区别不同部族,就有了‘’某某部族‘‘的称号,久而久之, 这些称号就变成了姓,当然能使用这些姓的只有部族的首领。 随着人口的变大,就出现了天子。 天子的出现参见“吕氏春秋”的“纪·孟春纪”: 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撄之谓天子。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 此官之所自立也。立官者,以全生也。 在天下一统的时候,就有天子的产生,天子是由各大部族推举出来的圣人,来管理和保护天下的民众的。天下是有不同的部族组成,共同推举出来天子,部族对天子绝对拥护,每年还要进贡给天子,天子没有 自己的经济来源,全靠各部族的进贡来维持。 为了区别这些不同的部族,就有了“某某部族‘’,这些‘’某某部族”最后 就变成了姓,这些姓就是指个部族的首领,当有了很多部族后,不同的姓也有很多了,后来就用百姓来形容, 这时的百姓就是代表当时的部族的总称。 老子眼中的百姓就是指圣人之下的部族首领的总称。 说起百姓,还是要提到“黎民”就是我们常说的黎民百姓,这个黎民也有很大的来历。 传说远古涿鹿大战之际,黄帝集团与炎帝集团结成联盟,一个部落通常只有几姓,加起来就数量可观了。 古人好举成数,以百而言多,故称之为“百姓”。战胜蚩尤的九黎人后,黄帝、炎帝将战败被俘的九黎人, 称作“黎民”,以与“百姓”相区别。 百姓后来到战国时期就衍变为贵族阶级。 我们看到文中有百姓的地方都有圣人出现,春秋那时候的运行机制:天子(在周朝指整个古代中国的君主)之下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天子是天下共主、除了作为贵族拥有自己的直辖领地外,统辖所有的诸侯,而诸侯按照爵位等级治理领地、统辖下级附庸贵族。 天子就是天下主,由圣人担任,圣人管理各个诸侯国,诸侯国的管理者就是百姓,当然他们有等级不同。 道德经中有很多“民”字。 比如第三章: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第十章: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第三十二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第五十七章: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⑩;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第六十四章: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第六十六章: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 第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第八十章:使民重死而不远徙,.....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