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土货发布时间: 2023-04-17 00:50:34 浏览:3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随思随想随写 层次 2022.6.2 想说一点很扯逼的问题,这个问题叫做“学习的能力”。 这个话题是不是有点眼熟?每个人的微信收藏里面或多或少总有一些关于“如何学习的内容”。其本质是因为对当前想象的不满足和时不时冒起的能力恐慌。对的,人生总有这些时刻,让你想间歇性地奋发一下,然后又重新回归到常态化的躺平之中。 先说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中国人去求神拜佛,或者混黑社会的拜关公、生不出孩子的去求观音。虔诚是虔诚,但是非常像是一种交易。我提着猪头肉进庙门,然后求各路神仙菩萨保佑我什么什么!发财也好、顺利也好,生孩子也好,还说好“你要让我成了这事我将来肯定回来还愿,还给你塑金身什么的,多少多少香火”。完事了还很虔诚往功德箱里面塞钱,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我都非常想乐,这哪是拜佛?这分明是交易好吧。 可能是收到这种功利思维的影响,中国人的学习焦虑中,首先要考虑一个问题是“这玩意学了有什么用?”然后这个问题迅速引发了第二个决断“没用的东西就不学!”当这个思维模式占据了上风的时候,学习就变得不是学习,而是填鸭。而爱好也不是爱好了,变成了优势。需要学习这些人对这些东西下意识都是排斥的,举个栗子,我小时本来真的挺喜欢古诗词的,但是后来被逼着“背诵全文”多了以后,我就开始恶心这个东西了,因为这个东西再没给我带来任何的美感和享受,我对于这些的记忆只有背背背,还有考试时候的整段默写,错一个字扣0.5分。 这种恶性循环会带来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也就是现在的社会现状:“绝大多数人没什么爱好,也没有培养爱好的能力,更谈不上学习的能力了”,更多的因为学历焦虑的人逼着自己去吃的屎,还逼着你细嚼慢咽。 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某一个时刻,我定了几本杂志《世界军事》、《舰载武器》、《天文爱好者》、《科幻世界》,这几本书除了科幻世界以外其实都是比较专业类的书刊,特别是天文爱好者和舰载武器。其内容没有一点天体物理学和武器基础的人事非常难以看懂的,然后每个人看到这些专业术语一大堆的书时都会下意识问我几个问题:“哎,小胖,这玩意你能看懂吗?”“哎,你看懂这个有什么用?”“哎,我看你就是装逼!” 刚开始我会很气,我的外公曾经是四野的,后来分到总后勤,小时候他带着我看的就是大量的军事史实、装备、还有很多的经典案例。外公教我看军事地图,甚至带着我做了个沙盘来复盘一些经典战役,做过一些推演。外公那时候可能是对我有期待的,但是那时候他从来不说,这些东西对你将什么用,我也非常自得其乐地玩那些等高线地图和各类档案,那时候培养我对于军事的本能爱好和一些认识,我从未想过学习这些东西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收获,我只是觉得单纯的快乐,就像拼一个乐高。 但是后来我就想明白了,他们并不是不认同我看这些书,他们不敢不愿意不相信不认同的是:我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毫不起眼的人,凭什么可以知道得比他们多。他们没办法接受,没办法心平气和地认识到,对,别人的确比我强。 后来慢慢地开始有些人用这些东西来讽刺我,试图找到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来戳破我,从而能够得到一种“战胜”我的快感。我就开始想明白了,人们其实真的不是不懂,或者不相信你所叙述的世界,而是他们不愿意去相信,他们生活的真实世界中所发生的真实世界。他们愿意相信小说中的主角意淫,相信这个世界所有的黑暗面,但是从不愿意睁眼看看世界。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真实的社会中并无立足之地,也知道,自己并不配在光明下活得那么美好。 以前我玩过《地铁》系列的游戏,讲的是世界被核平以后人们在俄罗斯的地铁内艰难求生的故事。这个游戏给我的最深的印象倒不是那些变异的怪兽和空荡幽深的地铁,而是末世之后人们的心态变化,所有人都被自我麻醉、开始庸庸碌碌充满邪念活下去,他们并不愿意去探索建立未来的新世界,而是一味地抢夺他们的生活资源。 我觉得,我无法做到这样子。 永远都不行。

评论:
作者: ?
作者: ?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