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赶上热乎的热点了,看了一眼“瑞士卷”事件,社交媒体充斥着质疑剧本摆拍的、蹭流量评论的、玩梗说“瑞士卷高考”的、借此机会晒老公证明自己嫁得好的,甚至现在已经进展到无聊记者带着社区上门调查——当事人因为一个这样的事件都能被上门调查,实在太容易让人联想到新时代的红卫兵——唯一没有人在乎的,是那些经济不独立,沦为家庭和社会谈资“工具人”的“宝妈”群体,尽管这些女性的生活真实恰恰才是引发热议的源头,她们的生活到底过得怎么样,没有人在乎。在我看来,这个事件里的女性只是展现了自古以来我们普通人生活中“贫贱夫妻百事哀”的一个瞬间,然后话题又可以发酵到“男人应该赚多少钱,结婚彩礼应该有多少”,这种用于大众消费的无解命题里。 这世界真好,好得令人绝望。
评论:
柚子: 这是个流量为王的信息时代,自媒体只会对能吸引眼球的命题趋之若鹜,但它们之所以如此也是市场决定的——观众老爷们爱看。说到底是人性本来如此,都喜欢事不关己地看热闹…
(顺便你的质检报告好有趣[笑倒地])
作者: 谢谢欣赏[干杯]
锋: 有没有一种可能,瑞士卷他就是蹭双十一的流量搞的营销手段,就像以前广告说味精不健康那个用鸡精健康?最后鸡精里面配料表就有味精的成分?如果背后没人推流花钱谁会关注这样的事?毕竟这属于鸡毛蒜皮的事,咱不说家丑不可外扬,就说10块钱的瑞士卷有几个家庭会消费不起,那点东西还静静计较要是什么样的家庭,如果真有那种男人估计也是熊猫血一样的稀少,别人一个段子就上升家庭主妇的地位,一个广告一个段子别太认真,不要带入进去,看问题不能看他报道出来的,也要有自己的理解,信他那广告讲的话都不如信瑞士卷这波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