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玉琮王」(二)
有关琮的基本功能的观点,归纳起来有十余种,可以归为三类:一是玉琮是对实物的模拟,并由其引申出相关的功能,比如女yin说;二是琮由某种器物演变而来,被加上了新的内涵,比如有人认为琮是由手镯演变而来;三是认为,琮这种特殊器物是依据某种观念创造出来的特殊玉器,比如琮是大地的表现,疆界的表现,或者宇宙观和通天行为的象征。
前两种说法都差强人意。张光直先生提出琮外方内圆,象征着天地之间的沟通,是良渚人天圆地方观念的反应,这样就解决了琮兼备方形和圆形的特征问题。也有很多学者指出玉琮王和凌家滩出土的玉版的关系,玉板上有复杂的刻画图像,中心有两个同心圆,在内圆中心是代表天极的八角星纹,两重圆代表的是两重天,形状与良渚的玉璧晚期相同,所以良渚的璧应该是天的象征。在玉板上这两重圆圈之外,伸出四条绳索一样的图像,象征着连接天和大地的绳索,即文献里经常说的四维。玉琮王四个突出的角,可能正是对此四维观念的模拟。
冯石先生还提出,在盖天说中,天极的形状就像一个凸起的圆柱形。因此良渚的玉琮也可以解释为是天极的模型,以四角表现天极为四方的起点,可见玉琮蕴含了丰富的宇宙观知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