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恶语相向,
却忘记了我们开始的模样。
今天早晨天色很好,就像周末在家的每一段闲暇时光。梳理了几张图片,感觉颜色还不错,有几张图片还挺抓我眼球的。早饭后我像往常一样,打开手机的日历看看距离老妈生日还有多久,才发现我既感慨又焦虑了,感慨是不经意间母亲已经伴我成长三十多年了,焦虑的是去年已经带母亲去厦门海边游玩过了,今年的国庆节一时不知道该给母亲准备怎样的礼物…可能会去深圳或北京游玩。
回想当初刚开始工作的那几年,让我越来越珍惜休假在家有母亲相伴的日子,因为只有在家中才能享受到母亲给我的那一份,独属于我的宠溺。过去的日子,我认为母亲是人生中最值得珍视、学习的人,所以我的举手投足多少带着点母亲的影子,在生命开始的头十年,我也是这么做的,吃饭、说话、走路、讲卫生,自然而然就学会了,看起来模仿母亲并不是什么难事。可是逐渐长大的我,青春开始洋溢。母亲的叮咛嘱咐总是让我感到不耐烦,于是心高气傲的我把毕生所学踩在脚下,垫高自己,试图用空虚高大的影子证明我远比她更有经验,可那时候的我不知道,垫高的我只能驻留原地,身后成长脚印开始渐渐散去。但随着人生的夏风吹来,蒲公英的种子最终也要断开与花托的联系,飘向属于自己的那片土地。生活的压力袭来,我不得不开始抽掉脚底的书本,开始人生的征程。
可是这次没有了书本的加持,看不到方向的我只能像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我只能多次求助于母亲,再次与母亲的交流,才明白母亲的之前言传身教、殷殷嘱托,是用“摸着石头过河”换来的的宝贵经验。只是过了那段青春,脸上稚气开始褪去,我开始尝试做一个像母亲那样良善的人,模仿母亲与我视频时的报喜藏忧,见面时的嘘寒问暖,过节时的礼物寄送,也渐渐地明白了她的不易。
可回想起每次回父母家的种种任性,不得不感到羞愧。我虽如寸草,可也想报答您的三春晖,我知道我能给母亲的物质有限,但如今我也不再坚定地认为物质是生活的全部。我应该想到这次过生日应该准备什么了,一句“爱你,老妈”似乎有点太简单了,写段文字怎么样?嘿嘿…就叫《致母亲》好了。
评论:
Souler: 每篇都好长,没时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