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光十色
今天在大运河博物馆(首博东馆)看了一个《五光十色——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颜色釉瓷器》,感觉非常棒。
颜色釉瓷是指主要以釉的质地和呈色作为装饰的瓷器,其烧造历史可上溯至夏、商之际的原始瓷。其后随着时代的发展,釉色品种层出不穷,至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青、红、黄、白、黑五大色釉为主的颜色釉瓷体系。而此"五色"亦是自春秋以来,中国人对于色彩的基本认识与概括,通常视之为正色,为基本之色,并以象征手段加以比附,使之与"五行"、"五方"、"四时"相合,赋予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寓意,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
这个展览从故宫博物院藏品中遴选出112件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精品,将十种釉色按五大色釉体系分为五个单元,力求较全面地反映中国古代颜色釉瓷的神韵风骨和陶瓷匠人的智慧匠心。
五光徘徊,而十色陆离。
青色系:青为木色,为草木山川江水之色,为万物初生之色,为东方之色,而蓝、绿、碧、翠、苍、葱、玉等皆为青色之属。青亦为瓷器孕育之色,当先民将对生命之色的理解注入土与火的艺术,便有了最初的原始青瓷。此后虽历经数千年,中国人始终崇尚青釉瓷所蕴含的清淡含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美学风范。
红色系:红为火色,为日出花卉云霞之色,为南方之色,红、赫、朱、丹、绛、彤等皆为赤色之属。滔滔孟夏,日至而万物生,红色从古老的岩画到瓷器的釉色,无不体现着生命的热烈与张扬,表达出古人对于光明的崇敬,其华而不俗,象征着温暖、庄严、喜庆和吉祥,为中华美学中的祥瑞之色。
黄色系:黄为土色,为秋叶金菊粟谷之色,为中央之色,细、橙、金、姜、茶等皆为黄色之属。此色之于中华民族尤为特殊,厚重的黄土地见证和滋养着这个伟大民族的诞生、成长和壮大,无数炎黄子孙以黄为尚,以黄为中和之色,为御用之色,其象征着尊贵、高尚、丰收和兴旺,亦为中华美学中的祥瑞之色。
白色系:白为金色,为月光浮云山雪之色,为西方之色,琼、雪、霜、银、素等皆为白色之属。昭昭如月之明,其素朴而不染纤尘,象征着初始与本源,亦常有圣洁、优雅、善良或美好之意。
黑色系:黑为水色,为长夜浓墨黑漆之色,为北方之色,乌、玄、缅、皂、涅、黝等皆为黑色之属。在中国人的宇宙观和精神世界中,黑色是天地洪荒、混沌未明之色,往往象征着包容、庄重、神秘与沉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