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晓看天色暮看云发布时间: 2025-04-13 15:26:19 浏览:3 次 发布地: 济宁市 天气: 晴

        叁壹门是个小门派,在江湖上没什么名气。因着创派老祖一手岐黄之术出神入化,又乐善好施,教人向善,在紫海之滨这小城附近的口碑甚是不错。这年头,上边管得事儿越来越少,唯余催科之能。别看叁壹门人不多,却也着实护着周围方圆百十里的平安。人们乐于找他们办事儿,叁壹门也就靠着看病,算命,跑镖,收徒……几十年来,也算是发展的不错。像这种江湖小派,地处偏远,师承驳杂,仅有的基本功法也都是些寻常玩意儿,自是入不了高门大户的眼。好在门派弟子多是当地乡里子弟,与周围乡里乡亲多少沾亲带故。虽说实力不出众,但也实打实怀着造福一方、护佑生命的愿景。地方虽小,创派老祖眼界却是挺高。老祖留下规矩,门下弟子修行满一定年岁,必通过考核,去往中原核心地区历练一番。要想晋升护法、长老,竞争掌门则必须跨越山海,有“异域”历练经历才行。老掌门留下的门规里是这样写的:“欲证金丹大道,须过九重试剑台;若求长老之位,必往外域问道崖...。”好嘛,地方不大,要求不低。最近这几年,年景不好。先是一场肆虐全国的大灾,有诗云:“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雾……”大灾之后紧接着是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流民四起。叁壹门的日子也不好过。百姓少了,活儿少了,钱没了,粮食不够吃了。眼瞅着门里弟子面黄肌瘦。散的散,逃的逃。维持门派日常运转已经是个难题。更别提发展壮大了。掌门和众长老日夜商议,也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下边杂役弟子的灵石先扣下,先保障四重山以上非行动人员!同时,派出队伍,向上峰求援。掌门师兄临走前说:“毕竟,我们为大灾拼过命,我们为上峰流过血!现在,不能像擦屁股纸一样用完就扔吧。看在老天的面子上,拉兄弟们一把!”某日,风雨如晦。突闻山门传来一阵喧闹:“掌门,有救啦,我们有救啦!”一内门弟子手脚并用,向议事厅奔来。这次真是有仙人相助啦。原来上边不知怎的,联系上了圣山。山上有一隐世宗门对咱们很感兴趣。说是将派使者来详谈合作,不日即将到来。消息一出, 满门皆振奋非常。仙人,那可是神山上的仙人那。这要是谁走个狗屎运,来个“仙人抚我顶,结发授长生”, 可就一步登天了。再不济,他们来了总归是个助力,先把欠下的灵石发了再说吧。掌门和各大长老各怀心思,反正已经是这般田地,总不会有比现在更差的结果了吧。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终于,烈阳宗来人了,神山天骄,睥睨苍生。使者轻挥袍袖,议事厅牌匾便砰的一声裂了开来,案上茶盏无风自碎。满堂长老顿觉气海凝滞,方知所谓'合作'不过是体面的征服。总体来说,叁壹门以后由烈阳宗“托管”,本着人才交流、技术帮扶打造区域紧密联合体的目标进一步商讨相关细节。第一步,先行挑选叁壹门优秀弟子赴烈阳宗进修深造。第二步,烈阳宗选派精干力量赴叁壹门指导交流。参与门派管理工作。原门派掌门、长老、护法等另有任用。第三步,业务与财产账目实现全面互通。第四步,紧密联合体初步达成,叁壹门成为烈阳宗下属门派,以全新面貌屹立紫海之滨。掌门看着以上数条,眉头紧锁。最终,还是长叹一声,盖上了大印。“从此以后,世间再无叁壹门。罢了,弟子们总要有个归宿,不能跟着我饿死,罢了,罢了”。众人皆惊:“掌门何出此言,合作是好事,况且烈阳宗的条件也不算苛刻,莫非掌门留恋名利?”掌门只是笑笑:“且听之,任之,看之。人事任免、财务收支、管理权限、行政地位尽失,如此帮扶,是要帮扶还是要灭派?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罢了,罢了。”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在叁壹门中开展开来。 第一年,叁壹门曾引以为傲的精英弟子们被打发到烈阳宗山门外做洒扫弟子,仅发放基本下等灵石,再无补贴。第二年,烈阳宗全面接手叁壹门业务并着手建立烈阳宗驻紫海接引处。第三年……        庚戌冬至,护山大阵终熄,从此,世间再无叁壹门。回顾历史,有好事者在此故事前批注:历来修真者于一方天地得证无上大道难于登天,盖因灵气稀薄,资源有限,谓天地无情。自古以来世俗门派哪有一步登天者?不过仙门圈地养人而已。残阳如血,依旧照那青山。可惜山门已是破败。到头来,为他人作嫁衣裳,可悲?可笑?无奈!仙门圈地之术,犹胜饕餮吞天。#江湖堂 看懂的都是同行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