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到了年末,昨天翻了翻写的日记,收获最大的可能还是来源于日拱一卒的学习习惯,以及在自我反思中获得的领悟。作为i人,能量源泉确实也不在外部,社交也比较随缘。但是,也有迹可循。(社交平台上只做社交方面的总结。)
一年下来,能够聊到4个字母往上的,有几个小伙伴。
1、博后小弟,31,四川人,在南京某大学里任教,喜欢旅游和打羽毛球。我们的相似性是思维都能跨越文理工等各类学科,都有写文章的习惯。我是蛮喜欢他的文风的,视界开阔,思维跳脱。聊天也很愉快,不管什么样的话题都能接得住,情商较高。昨天找他要好看的PPT模板,他突然感叹到,“有点要过年的样子了~”至于谈对象,最早的时候,了解到他对于安身立命的城市还没有想好,所以也没有往这方面想。可能也因为如此,才能一直保持愉快地联络,至少每个或大或小的话题,他都是认真回答的。[笑哭]
2、心内科小弟,26,内蒙小弟,内蒙某编号医院的心内科实习生。这孩子喜欢读书、学习,有思考和写日记的习惯,做事情有热情。从哲学开始聊起,彼此思维激荡,给了我很多启发。恰好那阵子我考虑生孩子的事情,也给了我很多鼓励。没多久,他准备谈对象了,我就主动断了,可能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无论异性朋友还是同性朋友,只要脱单,我都会保持距离。可能源于以前脾气太好,情侣们吵架,我总是那个池鱼吧。[笑哭]
3、火箭小弟,20+,名校硕士,本地人,据说去过很多国家。一开始跟我说30+,从前在某基地造火箭,现在到了苏州某相关企业。之前也聊了一些世界观的话题,但是感觉对女性好像还是裹小脚的态度就断了。虽然后来他又来跟我说,想找年轻像我这样的,但是很难,让我感觉不真诚。而且知道了他的真实年龄,感觉太小了。[捂脸哭]
4、疯狂小弟,35,隔壁县市,海归硕士,高知家庭,外贸企业工作。外在条件是比较匹配的,只是没有读书、学习的习惯,长期目标模糊,也没吃过什么苦,情绪不稳定,虽然有时候挺温柔的,但是骂起人来神佛都怕。可能由于他之前被骗过,很讨厌女性成长,而成长是我的核心需求。没办法啦!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能聊得起来的。比如本地的一个souler,年龄相仿,自己创业的,喜欢思考,能够敏锐捕捉客户的需求的,我是很欣赏这点的。至于婚恋,按他的成熟度,我估计他结婚了,只是让他帮我介绍对象。哈哈!
一年下来,虽然聊得上的不多,但是大概能了解,基本认知匹配的才能继续交流,不会把精力太多浪费了。通过不同男性对女性的态度,也基本能了解一些女性的真实处境,也明白该去寻找什么样的合作伙伴。
至于很多人所说的挑剔,如果以结婚为终点,确实是挑剔。但是,如果以日后的幸福生活为目标,认真地选择再正常不过了。
无论在下一个年度,遇到什么样的小伙伴,保持不被定义的生长状态,于认真的人来说,总归是最长久的。

评论:
Jᵗʸ: 写过的日志可以改改出一本书了